第二套鳥系列紙鈔(1976-1980)則以各種鳥類為主要圖案,所以被稱為「鳥」版。飛鳥系列同樣是9種面額,正面印的是新加坡常見鳥類,上面有時任新加坡財政部長韓瑞生的簽名。
1新幣上的黑枕燕鷗是一種分布於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熱帶海鳥,幾乎很難在內陸見到,背面圖案為國慶閱兵式。

5新幣上的紅腮夜鶯又叫紅耳鵯,特徵為黑白色的頭部圖紋上具紅色耳斑,而且屁屁也是紅的~它很吵,喜歡住在開闊的林區。背面圖案為纜車和海港鳥瞰圖。

10新幣上的白領翠鳥藍色的羽毛超美,顏值很高!背面圖案為高層公租房公共住宅。

20新幣替代了之前蘭花版本的25新幣,正面的黃腹太陽鳥有著如同太陽般的色彩,和背面從樟宜機場起飛的新航飛機相呼應,都充滿朝氣。背面圖案為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50新幣上的這隻鳥兒的名字很難讀,它叫白腰鵲鴝(què qú),主要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在新加坡大家一般叫它為長尾喜鵲。背面圖案為校隊列隊遊行。

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的藍喉蜂虎,在新加坡也很受歡迎,它身披彩裝,只是在100新幣的鈔票上隱藏了它的美貌。背面圖案為各族舞蹈演員。

500新幣上的黑枕黃鸝看起來就像帶了墨鏡一樣,特別炫酷。背面的煉油廠也很有意義,新加坡從196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煉油業,短短20年,沒有一滴油的新加坡,成了世界第三大煉油國。

1000新幣的「巨款」必須要猛禽來配啊!栗鳶又叫「紅老鷹」,主要以蟹、蛙、魚等為食,也吃昆蟲、蝦和爬行類,偶爾也吃小鳥和嚙齒類。背面圖案為貨櫃碼頭。

10000新幣的形狀比較特別,更像一個正方形,所以背面能放下新加坡河清理前後兩張對比圖。鳥是白腹海雕,一種大型猛禽,是稀有動物,嗯,10000新幣也是很稀有了。背面圖案為新加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