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廷方綜合醫院與義安理工學院合作研發的生物飛沫隔離罩,側面開了洞,供醫護人員伸手進去幫病患調整鼻導管。(林澤銳攝)
文 / 陳勁禾 攝影 / 林澤銳
冠病重症病患在加護病房需要急救,醫護人員現在可以立刻把一種新研發的生物飛沫隔離罩罩在病患頭上,避免進行心肺復甦時,飛沫濺到身上。
黃廷方綜合醫院與義安理工學院合作研發的隔離罩,能讓第一反應者在只穿著個人保護裝備的情況下先搶救病患,等同事穿好額外保護裝備後,再接手繼續施救。
醫護人員所穿戴的個人保護裝備並非最高規格的保護。黃廷方綜合醫院加護醫療科主任陳志潔醫生日前在記者會上說,醫護人員為病患插管時,須穿上保護更周密的電動空氣凈化呼吸器(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
由於穿戴呼吸器需五至10分鐘,第一反應者得在沒有額外保護的情況下施救,等同事接手後,自己才穿戴呼吸器,而生物飛沫隔離罩這時就能保護第一反應者。
這個用透明亞克力材料製作的隔離罩,50公分長,68公分寬,60公分高,像外殼一樣罩在病患頭上,附有塑料片遮住身軀。隔離罩頂端開了兩個洞,供醫護人員伸手進去插管。
國立大學醫院六周前也推出了類似隔離罩。然而,本地最近幾乎已經沒有冠病病患入住加護病房。根據衛生部每天發布的文告,上個月14日開始就沒有病患住在加護病房,直到本月3日至5日出現一起重症病患,該病患也離開了加護病房。
按病床寬度量身訂製
陳志潔答覆《聯合早報》提問時說:「這個隔離罩不只是用於冠病,冠病是我們展開研發的契機,而隔離罩也適用於其他通過飛沫傳播的疾病,如流感、H1N1,以及未知病原體。」
她說,自冠病暴發以來,黃廷方綜合醫院加護病房共接收了27名重症病患。
除了急救用的隔離罩,黃廷方團隊也研發了另一種生物飛沫隔離罩,讓醫護人員平時照顧重症病患時,獲得多一層保護。它的特點是按病床寬度量身訂製,能固定在病床上,可隨病床傾斜至60度。
重症病患通常需要非侵入性呼吸輔助,或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或霧化器,這些治療都會導致飛沫噴出,隔離罩將進一步降低醫護人員被飛沫感染的可能性。
除了頂端兩個供插管用的洞,隔離罩的兩側也各開一個洞,供護士伸手進去給病患服藥或進行護理。它的大小為60公分長,92公分寬,70公分高。
陳志潔說,最新的固定隔離罩經改良已是第五個版本,每個版本製作了兩個樣本,全都未用於冠病病患。固定隔離罩的成本介於250元至400元。
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