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YouTube@Prime Minister's Office)
新加坡式的「解封」是什麼樣? 很多人都在翹首期盼解封的那一天,相信住在新加坡的人都有體會,即使是不徹底的封城也足夠讓人難受了。
最近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逐漸「解封」,一方面是疫情好轉了,一方面是經濟扛不住了。
新加坡的經濟隨著疫情和封城也跌倒了谷底。最近新加坡金管局出爐的經濟報告顯示新加坡也快「扛不住了」。

*新加坡金管局《宏觀經濟報告》
經濟衰退:可能低於預期的負4%到負1%;
裁員變多:短期裁員和失業會大增,經濟學家預測約15-20萬多員工失業;
物價漲了:進口食品價格預計將會上漲。
於是,這些天隨著新加坡病例的減少,經濟話題也被逐漸放到檯面上來講。探討的話題中心從疫情到經濟,說明新加坡離解封真的不遠了。
昨天李顯龍總理也提到,新加坡式的解封可能也會是一步一步來。


李顯龍說:等疫情好轉,政府將逐步解除原定下月結束的病毒阻斷措施,讓必要服務領域以外的經濟領域恢復營運,但不能操之過急。
「我們會先讓那些滿足國人需求的行業開工,還有那些確保我國跟世界和全球供應連結軌的行業也可以獲准重新開業。」
部分行業解封的苗頭初顯。
今天貿工部長陳振聲也在臉書上表示他與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紐西蘭的貿易部長舉行視訊會議後,發表聯合部長聲明,承諾確保跨境貿易通暢無阻。其中也包括必要的人員流動。

(圖源:陳振聲部長FB)
昨天總理指出必需行業,基礎行業,供應鏈相關行業會率先復工。而那些人人潮容易聚集的娛樂場所、大型體育賽事之類的恐怕還要繼續封一陣子。

(圖源:史塔夫科技)
李顯龍還提到,最後恢復的可能還是受邊境管制的旅遊業、航空業。由此看來新加坡的邊境管制可能會持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疫情後的新加坡何去何從?
總之,6月1日那天,看到一切都突然恢復到疫情前,恐怕是不現實的。
昨天,新加坡的總統哈莉瑪也在社交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五一感想。

(圖源:哈莉瑪總統FB)
她認為疫情改變了很多,大家可能要做好心理準備。未來工作場所和職業結構都會有巨大的變化。 確實,我們在疫情中看到無數人都轉行了。

截圖來源:8頻道《獅城時事》
13年工齡的新航飛機駕駛員去做了汽車保養員。


空姐轉行去做醫院護理大使、交通安全大使。 這其中有心酸、有無奈、也有令人敬佩的靈活和韌性。
「能屈能伸」這點在務實的南洋人身上展現無疑。新加坡這個國家也在疫情中也展示了這種靈活性。
李顯龍總理昨天演講中表示:新加坡是個小國家,疫情中首當其衝。也同時也提到,小國可能是優勢。



俗話說「船小好掉頭」,李顯龍總理表示新加坡有能力在經濟復甦中迅速崛起,。



(圖源:YouTube@Prime Minister's Office)
椰子查看了一些過往的資料,表示李顯龍此話不是憑空鼓勵,而是有歷史依據的。

(圖源:tradingeconomics)
無論是2003年的SARS,還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每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之後,新加坡都能以快速的姿態重振。
我們找到一份資料,是2010年,也就是十年前李顯龍總理髮表的五一獻詞。當時,新加坡剛渡過全球金融危機。

全文連結:https://www.pmo.gov.sg/Newsroom/PM-Lee-Hsien-Loong-at-May-Day-Rally-2010 (圖源:總理辦公室官網)
在2010年這份獻詞里這樣提到: 「去年我們慶祝勞動節的時候,世界經濟局勢非常不明朗。現在,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我們的經濟在第一季度強力地回彈,增長百分之13.2。這個是很久以來沒有見過的數目字。」

(2010年的新加坡,圖源:wikimedia)
「現在,經濟好轉了,新加坡人的心情也好起來了。過去幾個月,零售業和餐飲業的生意都有起色,購物中心到處都是人山人海……」
「我們已經成功地走出經濟困境了。這場危機對新加坡是一次很好的磨練,加強了我們應變的能力。我希望大家能夠從這場經濟風暴吸取教訓和經驗,使我們更有信心應付未來的危機。讓我們繼續努力,以加強勞資政的合作關係,並且為國家長久的繁榮打好基礎。我相信我們能夠克服各種挑戰,為新加坡人帶來更好的、更有意義的將來。謝謝。」
—— 2010年5月1日,李顯龍總理獻詞
也許明年,或者後年的五一勞動節,我們期待著還會聽到這樣一番話。
新加坡,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