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21日透露一組數據:2000年至2022年間,每年成為新加坡公民的人當中,平均約37%在申請時是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14%為非PMET,49%則沒從事經濟活動。
沒從事經濟活動的這近半數的人包括以家屬關係獲得新加坡公民權、是主要申請者的親屬、或仍在讀書的人。

另外,他透露,根據2012年至2022年的數據,每年獲得新加坡公民權的人當中,平均有約32%的總月入高於同一年的全職新加坡公民的收入中位數。
此前,當局透露,2022年約2萬3100人獲得新加坡公民權。
此外,當局曾透露新加坡在審核PR申請和公民申請時考慮的因素:包括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聯繫、經濟貢獻、學歷、家庭結構、年齡,以及他們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這是為確保新移民能融入本地社會,並為新加坡做出貢獻。

有人說,拿新加坡身份,最難的就是申請PR。PR到手,再申請公民,就很簡單了。真的是這樣嗎?難道申請公民就沒有技術含量了嗎?當然不是,關於申請公民,什麼時間可以遞交?什麼時間遞交合適?一家人一起申請還是單獨申請更好?這裡面的道道也很多呢?我們來細細地說。
什麼時候可以遞交?
什麼時候適合遞交?
一般來說,申請公民,要求是申請到PR滿2年再遞交,但是這裡面也有很多特殊情況。
對於擔保下申請的PR,PR足2年,才可以申請,這個沒啥可說的。
對於學生PR,一般是PR滿一年就可以遞交。
PR申請時的主申請人,在PR滿1年時,可以帶孩子申請,但家屬(也就是大家常說的DPR)足2年才可以遞交或者跟著一起申請。所以,如果要考慮孩子讀書的學費、上學的需要,可以先PR主申請人帶孩子申請,然後家屬再申請。

一家人一起申請?
還是分開申請更好?
所以,第二個問題來了——一家人一起申請?還是分開申請更好?這裡也要分情況討論:
PR一年後,主申請人先帶孩子申請,DPR滿2年以後再單獨申請。根據我們的經驗,這種申請方式,成功率很高,處理時間也較短。
但是很多人會有顧慮擔心:不是需要一家人申請才可以批准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轉換G籍是個大事, 很多人都會多思考一番,做好兩手準備。所以,新加坡政府對此也是理解的,並沒有一家人一定要一起申請的規定。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主申請人帶孩子已經遞交申請,另一方PR兩年後想申請,直接申請就可以嗎?
小楹的建議是:最好等主申請人的申請結果出來後申請。
這是有現實案例的。一位來楹進諮詢的客戶,訴說自己遞交申請的情況:遞交時主申請人帶孩子申請,沒有等到處理結果,另一方就自己在myICA申請,結果,7個月左右就被拒了。而這個時候,主申請人和孩子的申請還在pending中。所以,小楹建議,不要這樣操作,要等主申請人的申請結果出來後申請。
如果已經遞交申請了,那麼後面是否可以追加申請人?
可以將孩子加入已遞交的申請,但是大人是不可以的,需要單獨申請。
如果是夫妻兩人都想申請?請注意:還是一個人做主申請,其他人都是副申請,請勿分開申請
如果一定要一家人申請?那麼就沒得說,每個人都得等足2年,再一起遞交申請。

2023年移民新加坡
最好時機已到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新加坡的外來人口流失嚴重,僅2021年就流失了約23萬人,直到2022年5月新加坡逐步放開邊境管制,同時積極推廣人才引入政策,進入「搶人模式」,才使得人口止跌回升。獲得新加坡身份的途徑有很多,其中申請PIC企業移民(EP轉PR)在市場上廣受追捧,結合新加坡當下對人才的渴求以及PIC企業移民的自身優勢,2023上半年將會是新加坡移民申請的黃金時間。
2023年9月1日起所有遞交的EP申請需要通過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 (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的考核,申請的門檻及成本大機率會提高,因此大家需抓住當下的黃金申請期,越早申請越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