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攤販去年6月至今年7月通過電子付費系統的交易量達180萬次,比前年同期的27萬次激增約五倍;同期的交易額也從290萬元增至1730萬元。
新加坡數碼轉型辦事處發布文告說,辦事處自去年6月成立以來已經走訪1萬8000名小販中心與巴剎攤主,協助他們採用電子付費。目前,已有60%的攤販採用這個付費方式。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昨早(3日)走訪裕廊西52街第505座巴剎與熟食中心時透露,接下來,數碼轉型辦事處將擴大服務,同企業夥伴和社區組織合作,為年長員工和弱勢群體提供支援。截至目前,數碼大使已為10萬名年長者提供數碼培訓。

(圖片來源網絡)
數碼大使將在教程中加入健康、網絡安全和生活娛樂有關的課題,例如教導年長者學習如何通過保健資訊網(HealthHub)以及Healthy 365手機應用程式查閱病歷和預約看病。數碼大使也會提高年長者對網上不法行為的警惕,讓他們對網上交易更具信心。
辦事處也將把「樂齡手機上網津貼」從目前的一年延長至兩年,讓低收入年長者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科技。樂齡手機上網津貼是讓無法負擔上網和智慧型手機費用的年長者,申請以低廉的價格購買數碼工具。
辦事處將在全島47個指定的民眾俱樂部和圖書館增設200個社區援助站服務櫃檯。有興趣學習數碼科技的年長者可到https://www.sdo.gov.sg/sg-digital-community-hubs/查詢地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