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霸王龍到魚尾獅公園遊玩,也要跟眾多旅客一樣拍張「借位照」打卡?
《與恐龍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舞台劇2010年在新加坡室內體育館上演,這隻小霸王龍是當時在魚尾獅公園展出的其中一座恐龍塑像。(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50年前的前天(9月15日),魚尾獅塑像由建國總理李光耀揭幕後,新加坡最廣為人知的標誌誕生了。
原本坐落在新加坡河口,靠近安德遜橋(Anderson Bridge)一帶的魚尾獅,於2002年搬遷到濱海灣的現址,50年來已成為新加坡人和許多外國人心目中新加坡的代表。
這些年來,矗立在濱海灣的魚尾獅不僅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打卡,也曾展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

1972年5月的魚尾獅塑像。(海峽時報)
魚尾獅塑像的藍圖由畫家關世強所繪,並由雕塑家林浪新雕塑,於1972年8月完成。
據報道,魚尾獅塑像當年耗資16萬5000新元,雕塑家林浪新請了兩三名助手,還發動全家人來幫忙製作魚尾獅,花了九個月完成這項任務。

為魚尾獅21歲生日製作的巨型蛋糕。(海峽時報)
人們普遍將21歲視為成年年齡,魚尾獅也曾在1993年隆重慶祝了21歲生日。
那年,12名酒店廚師齊心合力為魚尾獅烘製了重達2.1公噸的巨型蛋糕。
這個蛋糕足有半個羽毛球場那麼大,後來也收錄在新加坡健力士紀錄里。

2002年,魚尾獅「搬家」在即,在空中自由飛翔的鳥兒,是不是正在嘲笑著「困在籠中」的魚尾獅?(新報)
由於1997年落成的濱海灣橋(Esplanade Bridge)擋住了魚尾獅的視野,以及抽水器損壞等原因,新加坡旅遊局在2000年決定將魚尾獅搬遷到濱海灣的現址。
於是,魚尾獅在2002年4月終於順利「搬家」,「入住」位於浮爾頓1號(One Fullerton)旁的填土地段。新地點不僅更大更寬敞,還設有看台,方便遊客在魚尾獅前拍照留念。
魚尾獅天天日曬雨淋,自然需要清潔工人幫它保持潔白無瑕的外觀。

設計對白:「抱歉,我的洗澡時間到了,請等我一會兒!」(海峽時報)
2006年,新加坡旅遊局特地準備了一面「大浴巾」暫時把魚尾獅給藏起來,讓工作人員為它洗刷身體。
「浴巾」上印有卡通魚尾獅,由海峽時報資深美術員Miel負責繪製。 這也是魚尾獅自2002年搬遷以來,第一次「洗澡」。
時間快轉到2011年,魚尾獅竟然化身為旅店?

旅遊景點搖身一變,成為裝置藝術品。(聯合早報)
原來是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西野達(Tatzu Nishi)發揮靈感,將魚尾獅轉變為「魚尾獅酒店」(Merlion Hotel)。
這座獨一無二的酒店,也是第三屆新加坡雙年展(Singapore Biennale)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

入住魚尾獅酒店的住客,還有魚尾獅相伴。(Fulford PR提供)
除了變身酒店,魚尾獅也在2017年的國慶慶典上在濱海灣上空亮相!

(新報)
但這自然不是魚尾獅本尊,而是一個由300架無人機組成的「燈光版」魚尾獅。
慶祝50歲生日的魚尾獅,還將從即日起至29日,每天傍晚6點至午夜12點,以及一級方程式(F1)新加坡大獎賽期間(9月30日至10月2日),披上特別的金色燈光「外衣」,蟻粉千萬不要錯過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