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畢丹星和楊莉明在國會上的一場辯論傳遍了新加坡,一時間,「是否將英語測試加入新加坡公民和PR申請過程」的話題引起了坊間熱議。

CNA針對這個話題做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發現80%的受訪者贊成在新加坡公民申請中加入英語測試。
這項民意調查由500名18至69歲的出生在新加坡的公民組成,由市場研究機構MRC進行。
該調查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大量討論,許多人認為,由於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背景,英語測試應該成為申請的一部分。
八成受訪民眾表示贊成
在500名受訪者中,有400人同意外國人在申請新加坡公民身份時,應該參加英語水平測試。

同意的人群包括283個華人,63個馬來族,39個印度族,15個其他種族。
100名受訪者表示不同意,其中有87個華人,4個馬來族,7個印度族,2個其他種族。
另外,51%的受訪者同意英語溝通能力是評估公民申請的3大考慮因素之一。
「新加坡公民申請的3大評估標準」民意調查結果: 51%:能夠用英語交流 51%:對新加坡有經濟貢獻 45%:與新加坡的家庭連接
43%:專業/技能資格
33%:居住時間
30%:是否完成國民服役(男性申請人)
25%:能夠使用其他三種官方語言中的至少一種進行交流(普通話、馬來語、泰米爾語)
22%:學歷
網友對投票結果的反應
對於這樣的結果,許多網友表示同意,因為英語長期以來一直是這裡的工作語言。

有人表示,只有雙方使用相同的語言,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這對一線服務人員以及建築和製造行業同樣適用。

一位網友指出,英語被確定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作為國家促進種族和諧努力的一部分。

另一位評論說,他們對掌握英語並不是公民申請過程的一部分感到驚訝,因為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要求公民申請者學習語言和文化。

然而,一位網友認為,比起語言這種「隱藏的歧視工具」,用歷史測試、參與慈善或義工等替代方案更為合適。

對於這個話題
你的看法是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