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4萬的精英原來是這樣教育的~ 深扒新加坡的精英制度

2018年10月28日   •   6萬次閱讀

圖源:聯合早報

各個都是精英

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

拿過那個新加坡最高榮譽

總統獎學金

(一次就給幾個人比GEP幾率還小)

然後一路就讀閃亮名校

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帝國學院

哈佛甘迺迪行政管理學院

可謂是正統科班出身的政客

再來一個外交部長

維文醫生

對,就是之前陪金正恩

溜達濱海灣花園的那個部長

很明顯以前是個醫生

emmm,又是一個總統獎學金得主

國大讀了醫科之後

又去了愛丁堡外科醫學院

後來成了新加坡地界上

特別有名的眼科醫生

2001年競選議員,走上了仕途

行了,不用抓代表了

各個精英沒跑了

獎學金得主

/高學歷/高薪

據說,在某一年的新加坡內閣里

有12名都是獎學金成員

還有一年的內閣里

7名拿到了總統獎學金

亮眼學歷也成了

新加坡部長們的「金字招牌」

李顯龍總理獲得總統獎學金

想吸引這些人才來治國

薪水給的還真不能少

年薪都是百萬新幣級別的

PM:總理;DPM:副總理;MR:部長;SMS:高級政務部長;MOS:政務部長;Mayar:集選區議員;SPS:高級議員;Parl Sec:議員

精英非得治國嗎?

其實,精英幹什麼不行啊~

就拿維文醫生來說

人以前是名醫,收入頗豐

包括其他律師,金融專才等

干老本行掙的不比當部長少

so高薪很必要,否則沒人干啊

精英制度,是好是壞?

基本上,無論是哪個國家的

精英制度

被吐槽的有以下三點:

精英階層不接地氣

精英們走的路差不多

價值觀和社會背景相近

聚在一起了會有盲點

看不到百姓複雜而多元的問題

精英們一路讀名校

接觸的人和圈子都很乾凈

一路不知人間疾苦地走過來

有的民眾感覺他們「不接地氣」

奉行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很有效率

但是不糾結於意識形態的話

又感覺很容易忽視價值體系

國家要是過於務實

民眾就可能變得特別現實

比如,新加坡藝術氛圍就不算濃重

因為學藝術感覺「沒用」

很多人覺得這看起來

有點「唯利是圖」了

競爭太激烈

還有人覺得

GEP有點過早讓孩子

進入了激烈競爭的社會氛圍

過早開始的分流

感覺有點太殘酷了

一些怕輸父母們為了能讓孩子

脫穎而出,會給孩子補習

而且,一次一次的分流和分班

明天還不知道和誰一起

學生之間缺少友誼和凝聚力

那麼,新加坡的精英制度

是如何處理這些

或許存在的問題呢?

新加坡Style精英制度

「沒有大學文憑也可以當總理」

9歲就考天才班

是不是有點太殘酷了?

其實有句老話說的好

叫三歲看老

MOE對天才班這麼說

家長不必特意準備天才班考試

考試的目的是為了

找出「真正的天才」

而且新加坡的教育環境

最終目標是打造

「間間是名校」

說到底,分流目的是因材施教

還有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而且,我們來看看分流的標準

不難看出全靠資質和努力

而不是出身和家庭等

再看看這個教育旅程的最終目的地

其實也不難看出有分流

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終點是就業與終身學習

就算在底流的ITE也可以去大學

當然,去公立大學難度很大

但是可以就讀私立大學

不過,教育口的事兒

還得教育部長王乙康來說

「沒有大學文憑也可以當總理」

在爆出這個金句後

王部長還說不建議ITE學生

去繼續就讀私立大學

原因很簡單

新加坡也需要底流技術人員

王部長是這麼算帳的,ITE畢業生起薪1900元,去讀4年私立,少賺了9萬2000元薪金,還有7萬元學費,加起來是16萬新幣。ITE畢業生想讀私立,要慎重考慮~

那底流技術工種有保障嗎?

首先,新加坡有最低薪水保證

本地全職員工薪水最低限1200新幣

而且,在各個領域

政府都提供了在職深造的渠道

想要職業轉型和再培訓

還有一些補助和補貼

圖源:聯合早報

其實,這樣的分流

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是機遇

對於沒那麼有天資

缺少些學習能力的人

也算不上是噩夢(吧)

任人唯賢

精英制度如何避免

精英主義(Elitist)呢?

那就要和任人唯賢搭配使用了

任人唯賢,一直是新加坡

最引以為傲的

如果沒有這個潤滑劑

現有制度就會造成階級固化

說白了就是

拼搏 VS 拼爹,新加坡pick拼搏

精英地位不是靠關係獲得

而是靠真本事

非要總結任人唯賢的核心的話

那就是具有相同智商水平

付出相同努力的人

取得成功的機會應該相等

人才選拔不受種族、性別、年齡

以及家庭背景影響

而「賢」才是唯一的標準

(好吧,賢還是主要看成績)

具體體現有什麼?

新加坡現任總統哈莉瑪女士

就是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女性總統

而且家庭出身很貧寒

坊間盛傳的新加坡下屆總理候選人

最夯的陳振聲部長是單親家庭

小時候,一家6口住3房組屋

王瑞傑部長也是普通家庭

王乙康部長出身就有背景了

他爸爸曾是政客

然而,卻是地界上有名的

反!對!黨!領袖

王部長身為二代

路由自己選

出身並沒有阻止他成為

執政黨的的領袖

更成為了下一屆總理的

有力候選人

為民服務

但是,請別忘了最重要的一點

新加坡島民不一定各個都是

上層流的精英階層

但是,島民各個都是納稅人

也是選民

一票在手,說白了

就是檢驗「工作成果」的「boss」級人物

那是有「生殺大權」的

被攙扶的老人有

坐著輪椅的人,也有

如果不關心社會

活在象牙塔里

就算是靠自己努力獲得的精英地位

也會分分鐘失去基礎

精英扶弱

才是精英制度最應有

表現的方式

(圖源:STANDNEWS)

條條大路通羅馬

羅馬更是屬於我們大家

這精英制度有利有弊!

是過於殘酷,還是合理分配?

是不是最適合新加坡的最好方式

生活在制度中的各位椰友們

你們最有發言權

快去留言區發表高見吧

上一頁
2/2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052次閱讀
在新加坡東海岸,遇見首家南洋風情高品質寄宿家庭!
2025年05月01日   •   1710次閱讀
2025新加坡大選,究竟藏著哪些精彩看點?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閱讀
2025年全球最強護照出爐,富豪心儀之國再奪榜首
2025年05月02日   •   136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