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新加坡的朋友們應該是精打細算吧!畢竟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和所謂的高度文明的基礎上,浪費應該會最大限度的杜絕吧?
當然,新加坡人的消費在全球也是頂級的,但餐桌上的浪費實屬不該,不是不該點,而是點了不吃扔了,做了不吃扔了。
令人吃驚的是,新加坡每年丟棄的垃圾中有10%來自廚餘。

為此新加坡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對443戶家庭展開這項調查,以步了解如何看待與處理食物垃圾。
除了問卷調查外,也連續三天收集279戶家庭的廚餘,並就這些食物垃圾加以分類,了解哪些食物垃圾其實是可以避免浪費的。
調查發現,每戶家庭每天丟棄的垃圾中,有約一半是廚餘。
這些廚餘中,超過一半(54%)的食物垃圾是完全可以避免浪費的。這等於每戶家庭每周白白浪費一包2.5公斤白米重量的食物垃圾。
最常浪費的是米飯、麵條與麵包;無法避免必須丟棄的則包括骨頭、蛋殼。
調查也顯示

27%的家庭每餐過後,至少一半的時候都會有剩菜剩飯。
24%的家庭經常丟棄過期或壞掉的食物。購買過多食物以及將食物放在冰箱裡層導致過期也不知道,是最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不喜歡所買的食物以致放過期或是買後才發現已過期。
約一半問卷調查者認同他們可採取措施避免在每餐後剩下食物、在食物過期腐壞前快點吃掉以及避免丟掉有瑕疵的蔬果。
新加坡近年產生的廚餘已比10年前多出高達40%。
去年,新加坡總共生產79萬1000公噸廚餘,但被回收的只占廚餘總量的14%(約11萬1100公噸),其餘67萬9900公噸廚餘都被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