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遠去,寒冬已過,但是籠罩在共享單車昔日巨頭ofo小黃車上方的寒冬依舊冷峻。在千萬用戶排隊退押金問題難以解決的當口,ofo小黃車在新加坡的營業牌照被該國官方暫時吊銷,起因是ofo小黃車在新加坡市場未能在指定期限內有效啟用QR碼停車系統,並且違反了其他相關條例。

作為共享單車曾經最顯赫的霸主,ofo小黃車在2018年經歷了內憂外患的重重困難,海外市場撤退、遣散海外市場運營人員等消息不脛而走,此番在新加坡被暫時吊銷營業牌照,更是雪上加霜,讓人不禁猜測2019年ofo和創始人戴威能否東山再起?

作為自行車行業資深人士的義大利頂尖老牌賽車自行車品牌FRW輻輪王中國區的負責人指出,新加坡曾經是ofo小黃車走向國際市場的橋頭堡,也是布局海外戰略的第一站,意義重大。戴威早在2017年之初就率先在新加坡拿到共享單車運營牌照,對新加坡市場寄予厚望,但是兩年之後的今天,ofo小黃車在新加坡已經沒有立足之地,牌照被吊銷,運營人員也早已遣散,ofo小黃車在新加坡市場已經名存實亡。

和國內的困局類似,ofo小黃車在新加坡市場已經喪失了市場和當地管理者的信任,可謂內外交困。據新加坡相關部門介紹,ofo小黃車在被吊銷運營牌照期間不得營業,並且敦促ofo小黃車必須在3月13日前從公共場所清理旗下所有共享單車,否則將有更加嚴厲的處罰,甚至永久吊銷ofo在新加坡運營的牌照。

那麼,ofo小黃車為何沒能在新加坡規定的期限內啟用QR碼停車系統呢?早在今年1月份ofo小黃車就接到了新加坡陸交局的相關通知,要求在2月13日前將ofo旗下共享單車數量限定在1萬輛內,並且按規定啟用QR碼停車系統。但是,彼時的ofo小黃車在國內依舊深陷千萬人擠兌退押金危機中難以抽身,根本無暇顧及新加坡市場的變局。和國內市場的危機重重相比,新加坡市場的問題只是小巫見大巫。

國內市場被哈羅出行後來居上占據第一,國外市場紛紛敗退,雪上加霜。那麼,進退維谷的ofo小黃車和創始人戴威能否在2019年重新站起來東山再起呢?

在採訪中,作為全球高端自行車領導品牌的FRW輻輪王中國區負責人認為,ofo小黃車在2019年的日子將依舊不好過,押金難退、投資人撤資和消費者失望,導致了ofo小黃車在短時間翻身無望的結局。尤其是共享單車難以實現盈利,使得戴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無法被移除,燒錢不斷盈利無望的共享單車已經成了燙手山芋。因此,2019年對於戴威而言,或許將是充滿艱難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