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新加坡的教師隊伍正在老齡化,部分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和近年來新教師招聘規模的減少。教育是新加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新加坡的教師隊伍也是一個專業化、熱情和富有經驗的群體,為培養優秀的人才和公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源:ST
2021年,約四分之一的教師年齡在34歲及以下,這比 2005 年的 55.4% 和 2012 年的 46.4% 有所下降;相反,40歲及以上教師的比例從34.5%增長到2021年的56%。
教育部在回應詢問時表示,2018年至2022年的過去五年,平均每年招聘約650名教師,2004 年至 2012 年間,該校每年招聘約 2,000 至 3,000 名教師,當時其教師隊伍規模已增至約 33,000 名。
新加坡中小學與初級學院教師由教育部統一面試與招聘,新加坡十分重視教師的一線教學工作時間,任何一個教師都必須從一名普通教師做起,有班級教學的廣博經驗,新加坡教育部的官員都是從基層教學工作者中提拔上去的。

圖源:ST
教育部表示,此後重點已轉向替換離職教師並滿足特定學科的需求,目前約有32,000名教育官員在職,其中包括擔任校長和副校長等領導職務的教育工作者。
「自2005年以來年輕教師比例的下降主要是由於近年來新教師流入量減少以及現有教師隊伍的成熟,」教育部發言人表示。
大多數新教師加入該隊伍的年齡在 25 歲至 30 歲之間,其中大約一半被派往小學,其餘則被派往中學和大專。
新加坡教師隊伍的老齡化影響
新加坡教師隊伍的老齡化對教育質量和教師發展有著複雜的影響,既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老齡化的教師隊伍意味著更多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這對提高教學效果和指導新教師有益。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Jason Tan表示,除了年齡外,教師的服務年限也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他說,過去十年中教師的形象顯然發生了變化,2011年,最大的一類教師擁有零到四年的工作經驗,這一類別的人員占該行業的 11%,其中擁有 10 至 14 年經驗的人員占 23.6% 的比例最大。
「隨著出生群體的縮小以及學校的合併和關閉,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雇用那麼多教師。」負責政策、課程和領導力工作的陳教授說。
他援引美國學習政策研究所2016年報告的調查結果表示,教師通常會隨著經驗的積累而變得更加高效,儘管在晚年進步速度會有所放緩。
報告稱,30 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平均而言,教學經驗與教師整個職業生涯中學生成績的提高呈正相關,儘管存在差異。
隨著教師經驗的積累,學生也更有可能在考試成績之外的其他衡量成功的指標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例如出勤率;經驗豐富的教師給同事和學校帶來了好處,而新手教師受益最多。

圖源:雅虎
另一方面,老齡化的教師隊伍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風險,如教師的流失和更替、教師的適應和創新、教師的培訓和發展等。譚教授表示,教師的效率不僅取決於經驗,還取決於其他因素,如教師的素質、態度、信念、環境等。
他說:「事實上,更重要的是,教師在進入這個行業時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做好充分準備的,並在整個過程中得到適當的指導。
無論你是年輕還是年長,是老手還是新手,我認為所有教師都需要一個支持專業發展的環境,特別是當有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時,比如改變評估方式、增加品格和公民教育的需求以及電子教學法。
經驗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你,但對於經驗豐富的老師來說,改變根深蒂固的態度和信念也可能更困難。」
他補充道:「新教師積累的可供借鑑的知識較少,但同時他們的態度可能不那麼根深蒂固,因此理論上他們的適應能力可能更強。」
近年來,專業發展一直是教育部的重點工作之一,並於 2020 年推出了路線圖,指導教師規劃自己的學習和發展等舉措。
新加坡教師隊伍的老齡化對策
針對新加坡教師隊伍的老齡化問題,教育部和學校採取了一些對策和措施,旨在保持教師隊伍的活力和質量,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和滿意度,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
一方面,教育部和學校通過合理的招聘和配置,保證教師隊伍的規模和結構,滿足不同學校和學科的需求;教育部和學校也通過優化教師的工作負荷和分配,平衡教師的教學和非教學任務,減輕教師的壓力和負擔。
另一方面,教育部和學校通過提供多樣的培訓和發展,支持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激發教師的熱情和創新;教育部和學校也通過提供多元的職業道路和機會,鼓勵教師的職業發展和轉型,滿足教師的個人和職業目標。
新加坡教師隊伍的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也是一個需要重視和應對的問題。教育部和學校應該充分利用老齡化教師隊伍的優勢,同時也要注重適應和創新、培訓和發展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隊伍的活力和質量,為新加坡的教育事業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