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新加坡職總副秘書長、國防部高級政務部長、惹蘭勿剎集選區議員王志豪在國會上發表關於財政預算案的辯論演講,就增進老年人福祉問題闡述觀點。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國會英文資料翻譯整理:
議長先生,感謝您允許我參加這次辯論。我的同僚已經就各個工人階層發表了許多觀點。我將著重於推進老年工人的利益。
給與老年人支持
目前,55歲及以上的雇員在新加坡的勞動力中占比超過四分之一。多年來,政府和三方合作夥伴為年長員工做了很多努力。從延長就業年限到加強就業能力和增加退休保障,多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即使在疫情期間,與其他國家相比,大多數的新加坡年長員工並未失業,再就業時也沒有碰到問題。
對於短期內,年長員工和其他人一樣面臨生活成本的壓力,我感謝政府在本次以及過去的預算案中提供了保證方案和其他紓困措施,以幫助新加坡人應對這種壓力。這種幫助及時到位,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除了眼前的壓力,年長員工確實擔心其他方面的發展。今天,我將介紹其中的三個問題:
首先,人們擔心通過立法提高退休年齡和再就業年齡來確保更長的工作年限的有效性。為什麼呢?因為儘管這樣的立法非常重要,但如果沒有與技能培訓有效結合,這樣的立法很可能會受到壓力。
其次,隨著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加速變化,技能過時的風險正在增加。例如,一些行業正在面臨由綠色轉型等帶來的結構性轉變。人工智慧對工作的影響對雇員來說也並非小事。這將導致他們有被替換的風險,儘管已經有了規定的退休和再就業年齡。
第三,關於老年工人與年輕同行相比,相對缺乏培訓和技能提升的公平機會和獲取途徑,仍有基層反饋的意見。在新加坡全國勞工總會的「每位工人都重要」焦點小組中,有六成參與者表示如此。他們感覺相對缺乏培訓和技能提升的機會,與年輕同行相比。
這些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解決,以確保我們共同的目標,即讓年長員工繼續工作並為退休儲蓄,不受到新加坡不斷發展的人口結構和全球重大環境變化的影響。
提高退休年齡,再就業年齡
我感謝財政部長在本次預算案中宣布了針對55歲至65歲年長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進一步調高。這將有助於加快他們的公積金資金增長。
我們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也對樂齡補貼計劃、退休戶頭配對填補計劃以及共同前進配套的具體舉措的表示感謝,如就業儲蓄花紅、退休儲蓄花紅和保健儲蓄花紅。這些將增加年長員工的公積金儲蓄,並為退休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然而,年長員工在退休後獲得經濟上的最實質性幫助的方式仍然是增加有效的工作年限。在這裡,我強調「有效」這個詞,與立法規定相對應。
在去年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舉辦的「每位工人都重要」對話活動中,我們詢問了參與的年長員工到達目前的退休年齡63歲後希望做什麼。在10位參與者中,有8.5位表示希望繼續工作。其中的8.5位中有6位希望繼續從事他們已經積累了經驗和價值的工作或行業。許多人還詢問政府何時宣布下一次增加法定退休年齡和再就業年齡的計劃,因為目前的年齡與2030年將退休年齡定為65歲,再就業年齡定為70歲的目標之間仍然存在差距。提醒各位在座的同僚,這個2030年的法定退休年齡65歲和法定再就業年齡上限70歲的目標是由年長員工三方工作組制定的,該報告於2019年發布,並得到了認可。現在,已經是2024年了。
因此,我呼籲政府儘快宣布退休年齡和再就業年齡,並向企業和雇員提供合理的通知,以便雙方都能及時做好準備。我們應該迅速行動,因為我們在時間表上已經實際上已經過了一半,所以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比如說到2026年,實施下一次的提高。我相信這是我們需要的速度,以便在2030年達到那些商定的目標,考慮到全球經濟環境中固有的不確定性。
接下來,我將會討論關於平等的工作機會和培訓的問題,以減少年長員工過早被替換的風險。
平等的工作機會和培訓
因此,當年長員工表達他們希望能夠繼續工作時,他們也分享被淘汰和逐漸被拋棄的焦慮。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發現,10位年長員工里有9位除了希望能夠繼續工作外,還希望能夠持續接受培訓。這些工人知道培訓對於他們保持在工作崗位上的相關性至關重要。他們特別擔心的是能否獲得培訓機會。
我感謝財政部長宣布了《技能創前程進階計劃》,針對所有40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特別旨在提供能夠增強就業能力的課程和項目。這表明政府對於年長員工的培訓與他們的就業和就業能力之間重要關係的重視。與法律法規相比,相關性在增加有效工作年限方面同樣重要。
問題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當然,資金是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預算如此重要。然而,除了資金之外,為實現實際成果,有效的執行也是關鍵。因此,我們必須能夠確保在工作場所按照意圖實際實施的機制。這就是為什麼我完全支持同僚勞工黨議員陳振聲呼籲僱主迅速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和我們的工會合作,成立企業培訓委員會(Company Training Committee,簡稱CTC)的理由。通過CTC,企業可以更快地轉型,各個年齡段的雇員可以得到培訓,學習相關技能,並能夠與公司共同成長。在這裡,我再次感謝政府向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提供1億新元的資金,以擴大CTC,以實現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實際成果。我還要感謝副總理王瑞傑早些時候在演講中認知到CTC的價值。從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的角度來看,我們承諾將與政府更緊密地合作,不僅要實現數量上的增長,還要實現效果上的增長,以便我們能夠儘快幫助儘可能多的工人。
我請求所有僱主儘快成立CTC,並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和我們的工會合作,確保各個年齡段的雇員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培訓。這些雇員將幫助推動公司的增長。
克服年齡歧視
需要解決的第三個領域的是年齡歧視。年長員工擔心在幾個方面存在年齡歧視,比如獲取培訓的機會、靈活的工作安排的可用性(以便在照顧需求的同時繼續工作)以及在被解僱後作為求職者獲得公平考慮。經驗研究表明,關於年齡歧視的這些擔憂是有依據的,需要解決。
因此,我期待政府即將推出的工作場所公平法規和關於靈活工作安排請求的三方指導方針。工作場所公平法規將建立在現有的三方機制(如TAFEP、TADM和相關聯合指導方針)基礎上,為雇員提供更大的公平保障。這將是一個強有力的國家信號,反對各種形式的工作場所歧視,包括年齡歧視。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和我們的工會將與僱主密切合作,推動工人和企業的利益。
加強照顧服務以提升年長員工的就業能力
除了工作場所之外,還有日益增長的需求來擴大和擴展可行、易於獲得的照顧服務,以滿足迅速老齡化的人口需求。在我今天的重點討論中,我認為這不僅對我們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至關重要,也對他們中年工作的家庭照顧者的就業能力至關重要。這樣,更多的家庭照顧者就不必放棄工作來承擔照顧責任,或至少推遲這樣的情況發生。繼續工作每一年都會顯著有助於照顧者的退休保障。
我敦促政府與可信賴的夥伴密切而深入地合作,進一步發展這個生態系統,這樣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才能真正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更好的照顧、更好的收入和更強的退休保障。
議長先生,有句話說,「在別人知道你有多聰明之前,沒人在乎你有多聰明」。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與我們的年長員工站在一起,面對就業不安全和技能過時的風險。我們關心他們,不僅僅是通過提出更多問題,也不僅僅是通過讓別人解決問題。我們提出我們的想法,並推動社會變革,對他們的結果產生實質性影響。為什麼?因為我們的雇員正在等待我們這樣做,我們將開始並完成這項工作。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是前瞻性的、包容性的、行動導向的和實際的,就像人民行動黨政府一樣。我相信這是確保工人和新加坡人可持續良好結果的正確和最佳方式。
我們將與政府和三方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並共同為各個年齡段的雇員建設一個更美好、更關愛的新加坡。
議長先生,我支持這個預算案。
謝謝。

以下是英文演講全文:
DEBATE SPEECH ON BUDGET STATEMENT 2024 BY
MR HENG CHEE HOW,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NTUC,
SENIOR MINISTER OF STATE FOR DEFENCE OF SINGAPORE,
AND MEMBER OF PARLIAMENT FOR JALAN BESAR GRC
ON 27 FEBRUARY 2024
Mr. Speaker, thank you for allowing me to join this debate. My fellow Labour MPs have spoken on various segments of workers. I will focus on advancing the interests of older workers.
Support for Older Workers
Workers aged 55 and above make up more than a quarter of our resident workforce today. The Government and tripartite partners have done a lot for older workers over the years. From lengthening employment to strengthening employability and augmenting retirement needs, there had been significant progress over the years. This was even so during the COVID years, in sharp contrast to what happened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where many of their older workers lost their jobs and had problems coming back.
For the immediate term, older workers face the cost-of-living pressures like everyone else and I thank the Government for the Assurance Package and other cost-defraying measures in this and past Budgets to help Singaporeans cope with this pressure. The help was timely and very well-received.
Beyond the immediate pressures, older workers genuinely worry about other developments. And for today, I will highlight 3:
(a)First, there is the worry on the efficacy of ensuring longer work spans by just legislating higher retirement and re-employment ages. Why? Because such legislation important as they are, may likely come under pressure if it’s not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skills-building;
(b)Two, the risk of skills obsolescence is increasing with accelerating changes i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example, some industries are facing structural shifts such as those brought about by the Green Transition and others. The pervasive impact of AI on how work will be carried out is also not a trivial matter for workers. This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pre-mature displacement despite legislated retirement and re-employment ages.
(c)Third, there continues to be ground feedback about the relative lack of equitable opportunity and access to training and skills-upgrading for older workers compared to their younger counterparts. In NTUC’s Every Worker Matters focus groups, 6 in 10 older workers who participated felt so. They felt a relative lack of opportunity for training and skills-building compared to their younger counterp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