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柔佛 — 新加坡經濟特區的關鍵組成部分,森林城市在設立家族理財辦公室(家辦)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其設立門檻低於新加坡,這一特點或許會吸引一些不符合新加坡稅務優惠資格的家辦將目光投向此處。

圖源:馬新社
馬來西亞家辦門檻較低吸引力初顯

自馬來西亞政府在9月推出一系列家辦激勵措施後,本地家辦業者表示,他們接到了更多關於到馬來西亞設立家辦的諮詢,其中大部分諮詢來自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客戶。
1月6日,柔新經濟特區正式簽署設立,該區域涵蓋九個旗艦區,包括新山市區、依斯干達公主城、丹絨柏勒巴斯 — 丹絨賓、巴西古當、士乃 — 士姑來、士年納、森林城市、邊佳蘭石油綜合中心及迪沙魯。在這些區域中,森林城市專注於金融業,致力於推動家辦等金融服務領域的發展。
馬來西亞推出的家辦框架與新加坡類似,但門檻更低。舉例來說,若想享有10年的零公司稅優惠,馬國家辦的資產需超過3000萬令吉(約911萬新元),這與新加坡設立家辦所需的2000萬新元門檻相比,差距顯著。Bayfront Law 董事林韋恩透露,自森林城市的家辦計劃啟動以來,公司每月大約會收到10個相關諮詢。
不過,鑒於該計劃尚處於初期階段,且馬來西亞作為財富管理中心的定位還不夠成熟,這些諮詢大多停留在探問層面。林韋恩稱,大部分諮詢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少部分中東國家。這些潛在的家辦規模似乎較小,可能無法滿足新加坡的稅務優惠條件。他們將目光轉向森林城市,是看中了那裡更靈活的監管和投資環境,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頗具吸引力的替代選擇。
關於柔新特區的設立是否會導致本地家辦外流至柔佛,林韋恩認為,已經在新加坡獲得稅務優惠的家辦不太可能輕易搬遷。儘管柔佛與新加坡距離較近,運營成本也相對較低,但相較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在財富管理和金融監管方面還不夠成熟和精簡。

圖源:馬新社
而且,專注於財富管理的家辦可能更傾向於留在新加坡,因為新加坡的基礎設施更完善,國際金融服務的渠道也更為通暢。林韋恩表示,新加坡穩定的監管環境和稅務豁免政策,依然是吸引家辦的主要因素。對於那些尋求區域多元化布局,以及對更低稅務優惠要求感興趣的家辦,柔佛可能更具吸引力,但他們不一定會將整個家辦運營遷至那裡。
本地家辦對搬遷柔佛持觀望態度

目前,新加坡家辦領域發展態勢良好,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稅務優惠的單一家辦數量從2023年底的1400個增加到2024年底的超過2000個,一年內增長了600個,增長率至少達到42.9%。從全球範圍來看,根據家辦網絡平台(Family Office Networks)的估算,全球去年共有超過1萬個家辦,過去五年增長了約38%。
Dentons 瑞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兼營運長劉家銘律師觀察到,目前家辦領域對森林城市仍持觀望態度,對該區域感興趣的主要是為單一家辦提供服務的從業者,包括會計師、企業資產管理人、私人銀行人員、律師以及企業秘書處等。他們期望通過在森林城市以更低的成本為家辦客戶提供服務。
劉家銘表示,較低的人力成本和稅務優惠能夠降低運營成本,這或許是促使一些家辦考慮遷移至柔佛的主要因素。此外,柔佛與新加坡距離近,家辦入駐馬來西亞的同時,仍能接觸到新加坡的金融市場,這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圖源:馬新社
烽火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吳浙豪指出,柔新特區可以通過加強跨境合作和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激勵措施來推動馬來西亞家辦領域的發展。但這一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特區與新加坡金融生態系統的無縫對接,以及解決運營和監管問題的能力。
展望本地家辦領域的發展,本地聯合家族理財室昇世私人新加坡(WRISE Private Singapore)執行長丁克鳴認為,該領域前景依然樂觀。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超高凈值人士希望分散投資組合、鞏固財富傳承策略,這為家辦領域帶來了持續的發展動力。
然而,丁克鳴也指出,來自香港、杜拜等金融中心以及東京等新興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市場紛紛通過提供稅務優惠、加強治理框架等措施,吸引那些追求量身定製財富管理解決方案的家族。儘管面臨競爭,丁克鳴依然看好本地家辦領域的增長勢頭,預計今年入駐新加坡的家辦數量將超過去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