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作準證的門檻不斷調高,為了能順利申請到准證,一些公司和雇員會故意高報薪水,或提高虛假資料好通過相關的門檻。
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本月在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透露,從2018年至今,有80家公司被發現虛報員工的薪水,其中有57家聘用的員工低於25人。
為取得准證高報薪水、虛報資料
前段時間爆粗口案件的主角,則是工作準證(WP)的持有者。人力部的調查顯示,她在2023年7月26日入境新加坡後,於8月11日申請工作準證,謊稱受聘為公司文員。她因提交虛假工作申請而被控,她表示認罪,在這項罪名下被判入三周。

除了提供虛假信息,有些公司里的員工根本就不存在!
有犯罪團伙會開設空殼公司,招聘本地人當「幽靈員工」。公司會替「幽靈員工」繳付公積金,以便通過這些虛假的員工人數來取得外籍客工的准證配額。
新加坡人力部在5月發表文告指出,人力部從2015年到2021年間,每年平均接到660起關於「幽靈員工」的舉報。

不久前,一名中國商人為了取得居留權,刻意製造在新加坡工作的假象,向人力部提供虛假聲明謊稱在一家公司工作。他先把36萬新元「投資」到該公司,按月領取「薪水」實際上卻從未上班,東窗事發後被判入獄四周。
新加坡人力部:會加強把關
針對這些現象,新加坡人力部發言人表示,會努力確保工作準證框架不被濫用,以便讓就業准證持有者能夠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通過數據分析,如果發現工作申請有可疑,人力部會要求相關公司出示運營的書面證明。
此外,對那些被評為風險較高的工作準證持有者,人力部也會進行檢查,或是在更新工作準證時,要求他們提供進一步的證明文件。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早前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說,沒有審查程序是萬無一失的,若申請條規過於嚴格,反而會讓大多數的申請者受到不必要的影響。
新加坡法律規定,申請工作準證時做出虛假聲明一旦罪名成立,可罰款最高2新萬元或監禁最長兩年,或兩者兼施;僱主如果聘請非法外國人就業,可面對不超過3萬新元罰款,監禁最長達12個月,或兩者兼施,此後也不能聘請外國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