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直通市區連接項目首階段工程竣工 正式啟用


碧山直通市區連接項目的首階段共五個連接點正式開通,為腳踏車騎士和行人提供更大便利。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升為項目主持了啟用儀式。
全長10公里的碧山直通市區連接項目第一階段工程涵蓋五個部分,從靠近波東巴西的中央快速公路一直延伸到沈氏道與芽籠路的交界處。
其中,當局把中央快速公路地下通道高度,從原本的1.9米增加到2.4米,同時加寬通道、增加照明燈和安裝座椅,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便利的步行和騎行環境。地下道還有一幅110米長的壁畫,描繪了加冷河沿岸過去幾十年的景象,為地下道空間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擴建後的中央快速公路地下通道入口處。(圖:魏鳳琴)
另外,當局在實龍崗路和明地迷亞路交界處設置交通燈,以及開闢供行人和騎士使用的共用道,讓使用者無需再繞道過馬路。
當局也開闢了兩條地下通道,一條銜接加冷峇魯路兩側的加冷公園連道,另一條銜接文慶路上段兩側的加冷公園連道。兩條地下道的牆壁都畫有三維壁畫,以及本地鳥類和動物的銅製畫像。

李智陞在位於波東巴西的加冷公園連道,為公園座椅彩繪。(圖:魏鳳琴)
此外,加冷峇魯路和文慶路上段的交通燈路口都加寬一倍,並增設行人和腳踏車專用的過道。
當局也在銜接加冷公園連道的沈氏道增設交通燈路口,方便行人和騎士過馬路。沈氏道和公園連道之間,以及沈氏道和芽籠路地下道之間的路段則增設了坡道,方便各年齡人士和行動不便者出行。
芽籠路地下通道也獲提升,除了有一幅25米長、描繪加冷河景象的壁畫,也改善了自然通風和採光,並安裝了更多照明燈。
腳踏車運動愛好者朱樺說,連接項目開通後,他從碧山公園騎行到市區的時間,從之前的約45分鐘,縮短到半小時。
「以前我們在不同的節點都需要把腳踏車抬高抬低,現在有了這些改善,整個旅程通順了許多。」
市建局發展服務署執行土木工程師黃家富說,這些改善將能為使用者帶來更大便利。
「不管你是走路、步行、慢跑、騎腳踏車、推寶寶車或輪椅,你都可以有一個愉快、方便和舒服的體驗。我們希望這樣可以鼓勵新加坡人減少用車,有個更健康和活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