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椰子又收到讀者來信啦
這位椰友住在公寓
因為各種事被投訴
三個月內被投訴了三次!
她不禁表示:
「新加坡人真喜歡投訴」


一次是被投訴自己不穿泳衣游泳
一次被投訴晚上用游泳池
還有一次被投訴女兒不穿泳衣游泳

說實話,但看這位網友敘述的內容
感覺她並沒做錯什麼啊
這裡也幫這位網友問問大家
其他椰友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記得留言分享哦
不,新加坡人愛投訴
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Everything also COMPLAIN
椰子今天就和大家八一八
新加坡人到底有多愛投訴?

先來看一組數據
這是由iPrice發起的一項調查
收集的超過30000條
電商評論顯示

34.7%的差評來自新加坡人
為東南亞所有國家之最
且比排名第三的泰國人
投訴頻率高20%

新加坡人些投訴信的機率
是馬來西亞人的1.25倍之多
而且,曾經也有機構
排名了新加坡年度價值觀榜單
其中,「怕輸」和「愛抱怨」
那都是常年在榜的


那麼問題來了
新加坡人都投訴些什麼呢?
看看有沒有過
你曾被投訴的經歷
太吵了?

一個在烏節路表演了許多年的
街頭藝人被當場逮捕
而原因是有人投訴
他太吵了

2016年全年政府接到的建築公司
噪音投訴有1萬4900起
而這項數據在2013年是
1萬6500起

很多留學黨租住組屋
也有過被投訴的經歷
如果是叫同學來家裡玩也就算了
有時半夜玩遊戲
挪了一下電腦椅
都可能被樓下的鄰居投訴!

而且,新加坡辦公樓
一般對於裝修規定都很嚴格
比如7點之後才能夠裝修
否則會影響其他人白天的工作
如果違法了規定
就等著分分鐘被投訴吧
就算是釘個釘子也沒人會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交通擁擠

前幾年許多巴士路線就被民眾投訴
十分擁擠、等候時間長
也存在線路過長、不準點的問題

地鐵也被投訴繁忙時段擁擠不堪
要等好幾輛才得以上車
線路過長、時速不快
一些老地鐵月台偏窄
乘坐舒適度不佳等等
也是被抱怨的地方
每一次地鐵故障
在上班高峰延遲或者壞掉
去FB看看,那必須是「怨聲載道」

房價高
對,你沒看錯
雖然組屋性價比很高
但是很多本地人表示
新加坡的房價太高了

88%的新加坡人對高房價感到不滿
認為一個人要30年貸款才能負擔起組屋
若20歲進入職場要50歲才能還清
可是適用公積金以後養老怎麼辦
匪夷所思的投訴
建國總理李光耀都曾經感嘆過
新加坡人是「投訴王」
(Complain King)
有很多令人覺得
有點匪夷所思的投訴
大家感受一下:

投訴卡迪站
到下一站的時間太長了

投訴武吉士街上的
許多商店不能刷卡

投訴人行道上綠燈時間太短了

投訴小印度沒有牛車水有秩序

投訴年輕人紋身
…………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居民投訴不斷的國家
在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數排行榜上
竟然位列全球第34位


投訴是不是一定代表著
牢騷、不滿呢?
教育學家Daniel Wong的分析中提到:
投訴能讓人感到更公平
投訴能讓人感到「生活可以變得更好」
投訴能讓人感到正義
對於投訴我們看看網友怎麼說: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
新加坡人愛投訴是因為
對政府的信任度極高
正是因為相信事情能夠被解決
才會把投訴當作是一種習慣
而且有地方投訴
投訴了會獲得解決
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比如對於交通的投訴:
前年政府採取了發包模式
超七成巴士在尖峰時段不再那麼擁擠
額外等候時間也縮短約25%
政府擴建了地鐵繁忙地段
還購置了新列車載客量增加了50%

比如,去年年底因多個親友舉報
揪出了許多激進恐怖分子
避免了策劃已久的恐怖事件發生

建國總理李光耀先前感慨
新加坡人是抱怨王
但是他還是認為
「雖然國人愛抱怨
但是新加坡是他們的家園
所以國人還是愛新加坡的」

投訴指南
所以各位椰友遇到不平事
千萬別忍氣吞聲
如果覺得自己有道理
就要進行投訴,最全指南拿好不謝!
01 消費者協會
新加坡的法律制度非常完善
在保障消費者權益這方面
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
也就是新加坡消費者協會
Consumer Protection Fair Trading Act
一般縮寫成C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