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城市新加坡建島處理垃圾,你能看出來這是垃圾島?
新加坡土地極資源其稀缺,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
全國產生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呢?
為了這個問題,政府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最後,建造出了一座出垃圾而不染的島嶼 。
這個垃圾島甚至還成為了一個熱門旅遊景點,
這一切都源於新加坡政府建設和諧生態環境的理念。

新加坡人口總數約561萬,
平均下來全島每人每天產生約 0.86 千克垃圾,
這些垃圾被處理後都會運往一處海上垃圾場。
實馬高垃圾填埋場位於新加坡本島以南的海面上,
由實馬高島、錫金島和一條人工海堤組成。
這個耗資3.6億美元的垃圾填埋場由錫京島和實馬高島圍建而成。
是世界首個主要採用無機廢料
即來自新加坡四個垃圾焚化場的灰燼
連接成的小島 。

島上的垃圾埋置計劃始於1995年 ,
接收了新加坡所有垃圾焚燒場的灰燼、
不可回收生活廢棄物、工業和建築垃圾。
這裡的海堤由砂子、石塊和泥土堆砌而成,
同時鋪設聚乙烯土工膜以防止垃圾場內的有害物質向海水滲透。
焚燒過後的垃圾灰燼
會被運送到島上進行填埋處理 ,
上面再鋪上泥土,
再種上棕櫚樹或者其他植物 。
由於埋置的垃圾已經過焚化處理 ,
所以完全不會發出異臭 。

而且,新加坡實馬高島還通過生態還原向遊客開放,
是唯一一個鼓勵公眾參訪的垃圾填埋場,
遊客可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期間登島遊覽。
許多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去島上接受環保教育 ,
向下一代傳播最先進的環保理念。

不過由於垃圾填埋空間有限,
到2035年,實馬高島就將會被填滿。
政府的設想是,實馬高島可用區域全部被填滿後,
這裡會變成一個山丘起伏的自然小島,
而不是被棄置的垃圾場。
但新加坡政府可能需要尋找其他小島或者其他方式來進行垃圾處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