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發揚小販文化與谷歌合作將上百家小販中心實景添加到谷歌地圖
新加坡不同階層的民眾都有外食的習慣。
與小販中心類似,由企業經營、提供空調的食閣,組屋樓下常見的咖啡店,
都是新加坡人解決三餐的好地方。
但是,只有小販中心才是承載新加坡人記憶的場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被媒體報道在紅山市場小販中心的炸雞翅攤位前排隊半個小時,
但其實他去過的攤位可不止這一個。
媒體常登載他和家人在小販中心聚餐的圖片,
那場景和新加坡成千上萬的尋常百姓並無二致。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和全國聯商總會為發揚小販文化,與谷歌公司開展合作,
將在明年初把全國114間小販中心街景和內部實景添加到谷歌地圖國際版中,
將方便當地居民和外國遊客尋找並享受美食,體驗新加坡獨特的小販文化,
促進新加坡小販文化的良好傳承與創新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
新加坡目前共有114間小販中心,約6000多個小販攤位,
在解決就業和居民日常飲食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為外國遊客提供了豐富多彩和性價比較高的美食。
新加坡政府已於今年3月份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文件,
申請將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片來源網絡)
據谷歌工作人員介紹,
所拍攝的360度高清畫面將清楚記錄每個攤位的店名、門牌號碼和確切位置,
方便食客尋找到心儀的攤位和前往就餐。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最新調查顯示,
新加坡近90%局民對小販中心的食材、分量、口味和通風、清潔、衛生等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
接受調查的所有受訪者尤其滿意小販中心提供的負擔得起且多樣化食物選擇。
在最重要鄰里設施排名中,小販中心的地位僅次於公共運輸。
八成多受訪者表示每周至少到小販中心用餐或購買外帶食物一次,
一成受訪者表示每天都光顧小販中心就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