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新加坡連續第二年獲選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新加坡的IB成績全球第一。新加坡教育水平不僅亞洲排名第一,在某些方面在全球排名第一,在2019年,有超過一半的IB滿分考生來自新加坡!

來看一下新加坡學生的實力水平:
新加坡的及格率是99%,而全球整體的及格率卻是68.73%;
新加坡考生的平均分數為99分,而全球整體的平均分數為28.52分;
新加坡32%考生取得超過40分的佳績,而全球超過40分的學生比率僅為3%;
取得45分滿分的新加坡考生有35人,全球滿分考生有69人,新加坡滿分考生占全球的半壁江山。
·
那麼,什麼是IB呢? IB課程全稱是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是IB。目前全球146個國家的3643所學校開設IB課程。
IB課程是真正的國際課程,並且被世界上主流大學所認可,尤其是在北美及歐洲有許多主流大學都十分喜歡接受IB學生,有些還為優秀的IB畢業生提供了獎勵學分,甚至於越級的鼓勵政策。
英國幾乎所有大學都認可IB課程,牛津、劍橋等世界一流大學也都很歡迎IB學生申請入學。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到新加坡沒有採取北歐國家的高福利政策。為什麼新加坡沒有採取高福利國家政策,國民幸福感為何非常之高呢?
首先新加坡政府政策的出發點,鼓勵國民的自強自立精神,讓國民憑藉自身的技能和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態,而不是由政府提供所需的一切,說白了就是採取獎勤罰懶政策。
從1965年始,新加坡的公立醫療機構開始逐漸收取少量的醫療費用,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新加坡針對婦女和兒童的醫療衛生服務依然堅持免費政策,可以看出,新加坡政策並不是一刀切,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尤其重視。

新加坡政府在醫療衛生領域的部分缺位,會及時被社會福利機構補位,新加坡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了讓新加坡國民陷入高昂的醫療支出中,而這些社會福利機構大多來自家庭和志願者性質的慈善機構,新加坡的各類慈善機構一度多達百餘家。
這些慈善機構一方面從政府取得一些財政補助,但更多的則是依賴於社會的捐助,因此,新加坡的政策既有鼓勵,又不會出現政策上的真空,有效保障了國民的正常生活。
新加坡政府雖然沒有像北歐國家提供高福利,但新加坡卻在基本的住房、重要的教育領域履行了一個政府最基本的保障職能,尤其是在醫療方面切實保護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基本就醫權力,政府同時最大努力激發新加坡國民依靠自身奮鬥及個人努力,改善自身生活的自生性動力及潛力,所以,新加坡這個沒有採取高福利的國家,國民幸福感依然非常高。
新加坡是全球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全世界很多的富豪、金融大鱷等移民新加坡。不僅是為了發展,低稅收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為新加坡的稅率實行的是累進稅率制,在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保持在0-20%,而且沒有遺產稅,因此是目前公認的世界上稅率較低的國家之一。

並且新加坡沒有外匯管制和資本增值稅,公司利得稅目前較高只有17%,而且實行區域徵稅制度(海外Income不徵稅)。
據新加坡稅務局的統計,在新加坡500多萬人口中,80%的人稅款占總收入的0-2%之間。或因如此,不在少數的明星富豪,選擇移民或移居新加坡,比如Facebook聯合創始人薩維林、金融大鱷羅傑斯等!
,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經濟快速發展重要原因之一來自於重要的馬六甲海峽的港口。由於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特殊地理位置,並且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為中、日、韓、朝、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戰略性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據有關估計,馬六甲海峽占了世界海上貿易約1/4的份額,全世界約四分之一的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中國大約85%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國際貿易的貨櫃貨物集散地,是世界海上運輸的咽喉。

物流的中心勢必是資金流的中心,而資金流的中心勢必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不斷派生出貿易中心、商業中心、生活中心、服務中心等,由此物流GDP每增加1元大致可拉動其它行業的約4元GDP槓桿,無疑新加坡由此快速發展起來。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天然的轉船港口,而且新加坡是深水港,可以停靠大級別的船。再加上新加坡是自由貿易港,轉船無須手續和稅費。
由於國際航道是受法律保護,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因此在馬六甲海峽,過船是不收費的。但新加坡國內有最大的中轉港口,大量過往的船隻都需要停靠在新加坡做休息或修整,裝卸貨物還要進行中轉,或者修繕船隻,新加坡提供優質的貨櫃租賃服務,完善了船舶的燃油服務並做一系列配套的服務,新加坡優質的服務帶來來巨額利潤對於新加坡國內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由於處理自己的貨物,世界各國的銀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設立分行,使得一個人口僅幾百萬的國家,外資銀行就達到幾百家,在銀行就業的員工就幾十萬,因此,也加速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速度。
新加坡由於國家小,經濟發展短板和制約因素也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國土面積比較狹小: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在世界上面積排名大致在第164位,國土由新加坡島(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8.5%)和周圍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小於很多國內的城市,比如深圳(1997平方公里)、上海(6340平方公里)等;

其次新加坡的資源相對匱乏,尤其是新加坡的淡水資源嚴重匱乏,幾乎所有的飲用水都是從馬來西亞進口(淡水通過海底管道從馬來西亞輸送到新加坡);新加坡的土地資源非常稀缺,幾乎所有的糧食、蔬菜、肉類、魚類等都要進口。
再次新加坡大約有567多萬人口,世界排名第106名左右,老齡化人口占比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