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安全環境以及低稅率成為越來越多富豪們選擇移居新加坡的主要原因,甚至現在中產階級也紛紛入圈!很多人看到有利的一面,卻少有人看到不利的一面,那我們來看看,這樣的新加坡,您還愛嗎?
01 我們說說擁車證,新加坡從1990年開始實行擁車證制度,此舉是為了治理交通擁堵,限制汽車數量的增加。根據這一規定,想要購買新車,必須向政府提出申請,購買一張有效期為10年的「擁車證」。
在2月10日剛剛出來的數據顯示,擁車證成價全面漲,中小型車組破6萬元!
擁車證配額減少,加上車商手頭上累積的訂單,導致新一輪擁車證成價繼續全面攀升,中小型汽車組突破6萬元關口,擁車證成價上漲2863元(4.9%)報60,761新幣,達到2015年6月以來的新高。大型及豪華車組則創下八年多的新高(B組)成價上揚4101新幣元(5%),報80,6102元,自2013年10月以來的最高紀錄車商預計,大型及豪華車成價今年可能衝破10萬元大關!
擁車證的價格趕上一輛小轎車的價格了,因此擁車證被稱為是地球上「最貴的鐵皮」。

對於很多想要在新加坡買車的新移民,昂貴的擁車證無疑是一大阻礙!但是雖然汽車使用成本十分高昂,實踐卻證明,自1990年5月實行擁車證制度以來,該制度有效維持了新加坡車輛的低增長率,使得公路交通網絡一直保持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數據顯示,新加坡95%以上的高速公路和主幹道在高峰期沒有交通擁堵。而且新加坡的停車位以及停車費卻比國內一線城市要便宜,比如在市區的公共停車位,每小時大概是2.35新幣,摺合人民幣約11元左右,相比廣州市中心16元/小時,還是划算的。

02 新加坡能一步到位直接獲得永久居民(PR)的方式很少,您可以通過全球投資者計劃,或者藝術英才移民計劃。當然,您也可以通過與本地公民結婚的方式來獲得PR,但卻不一定能立馬獲得身份,需要根據申請人實際情況,比如貢獻,在當地的生活時間,黏性等等。
如果您獲得了永久居民卻因為各種原因需要回國,您則需要申請再入境許可證明(REP)
而通過其他方式比如創業、僱主擔保、自雇移民等,將獲得工作準證,想轉PR,則要符合ICA的申請條件。
簡單來說,年齡、薪水、在新生活時間、在新的貢獻、黏性等,都將影響申請PR的成功率。
03 在一個城市生活,與我們自身密切相關的就是衣食住行和孩子教育方面。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新加坡調整了外國人士的購房額外印花稅從20%增到30%,所以如果您沒有新加坡身份,在新加坡買房,花費將會無比高昂。

新加坡教育名列世界前茅,有許多優質的公立、私立學校。但是如果你不是新加坡公民身份,在教育支出方面,公立學校每年學費在4-10萬人民幣之間;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在15-20萬人民幣之間。
雖然房子和讀書都貴,但是日常開銷和交通方面,相對於當地生活水平來說,還是不算貴的。
在新加坡生活,出行最方便的莫過於搭地鐵,東西線(綠線)、南北線(紅線)、東北線(紫線)、環線(橘黃)、濱海市區線(藍線)、湯申-東海岸線(棕線)互相聯繫各個角落,並且通往數個觀光勝地,公眾只要查看站名記住其顏色及號碼即可使用。費用票價根據乘車路程計算,SGD 0.77 ~ SGD 3 不等(同樣車程,但地鐵票種類不同,價格也會不同)

關於日常開銷,以一家3口為例,每月家裡開銷參考價格為:
吃喝約為1500新幣/月
交通費約為300新幣/月
水電約為200新幣/月
物業費約為300新幣/月
保姆費約為700新幣/月
小孩各類學費補習班等約為1000新幣(有公民身份的)
共:約4000新幣/月(19,600人民幣)
因為新加坡這個國家並不是特別大,政府會經常出台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以保護本地居民的生活。
一群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學者自己製作了一個指數,將外國人與本地人區分開來。他們發現,對外國人來說,新加坡大約是全球生活成本第4高的城市。但對於"普通本地人"來說,實際成本位列48位,位於里斯本和匹茲堡之間。

所以其實生活成本「貴」與「不貴」之間,取決於您是否有一個新加坡身份,也取決於您對於生活質量追求的態度。
客觀來說,新加坡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生活上,都擁有著極大的優勢。其高性價比與國家安全性也讓新加坡成為越來越多人首選的生活和子女教育的目的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