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股票、外匯與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量增長,新加坡交易所集團(SGX: S68,下稱「新交所」)2022財年(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營收約11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為2000年掛牌以來最高紀錄。

資料圖:新加坡交易所集團。圖:視覺中國
新交所前身為成立於1973年新加坡證券交易所,2000年11月成為亞太地區首家通過公開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當地市場容量有限,新交所對高質量公司的吸引力相對較小,市場活躍度不高。但新交所近年來推出一系列股市改革政策,以期吸引更多東南亞企業及美股上市企業在該所上市。
新交所(SGX)最新發布截至今年6月底的2022財年業績報告顯示,2021年下半年新交所營收大漲7.9%至5.7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全年營收同比增長4%至約11億新加坡元(54億元);2021年下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3.2%至2.3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全年凈利潤微升1%至4.6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 董事會提議每股派發8美分的年終股息,派息日為10月21日。這將使2022財年總股息達32美分,與上一財年持平。

新交所集團執行長羅文才 ( Loh Boon Chye )稱,越來越多全球客戶使用新交所多元資產平台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2022財年創紀錄的營收主要受股票、貨幣和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量增長的推動。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FICC)業務將是集團關鍵的增長引擎,預計在中期內將實現10%左右的營收增長。
業績報告顯示,固定收入、外匯與大宗商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9%至2.5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數據、連接與指數業務同比增長3%至1.5億新加坡元(約7.3億元)。占集團總營收逾六成的股票業務(包括現金股票與股票衍生品),2022財年營收約7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與上一財年持平。
新交所正在積極打造綜合外匯市場及生態,2019年收購了外匯交易公司BidFX,又在今年1月收購場外外匯交易平台MaxxTrader。在兩大平台的加持下,2022財年新交所場外外匯日均交易量 (ADV)達7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53億元),同比增長64%,並有望中期內ADV達到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91億元)。場外外匯交易業務(The OTC FX) 貢獻了新加坡2022財年全年營收的5%。
此外,新加坡當地市場體量相對較小,主要依靠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其對高質量公司的缺乏吸引力,東南亞網際網路巨頭冬海集團(SEA, NYSE: SE)、GRAB(NASDAQ: GRAB)等均選擇赴美上市。為刺激當地金融市場,新交所今年引入了特殊目標收購公司(SPAC)制度,此外又與紐約交易所於今年7月達成雙重上市的合作。 2022財年共有17家公司在新交所上市,集資19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93億元),其中包括在新交所第二上市的中國電動車公司蔚來汽車 (NYSE: NIO, HK: 09866)。相較上一財年有11家公司在新交所上市,籌得資金10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新交所的業績有所提升。不過,新交所目前SPAC上市的公司表現欠佳。
新交所8月18日還宣布,2023年1月1日起,將由許文輝接替柯宗盛出任新交所主席。許文輝曾在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onoliges)、星展銀行(DBS)、新加坡航空(SIA)、新電信(Singtel)和吳德南控股集團(Wuthelam Group)等多家上市公司和私營企業擔任管理職務。
「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為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想要獲知更多相關信息,點擊文末閱讀全文。
*原文標題:新加坡交易所利潤微升 營收創掛牌以來最高紀錄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本文為財新網「星港錢潮」欄目特供新加坡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