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火化更環保 本地寵物殯葬店通過「水葬」為寵物善後

創始人Yang Loo(左)與 Joe Kam(右)揭開裝有經水葬處理後的狗狗骨灰的骨灰盒。(圖:CNA)
人或寵物死後除了火化,還有沒有更環保的方式可處理遺體?本地一家寵物殯葬店就提供水葬的方式,讓飼主可通過現代更環保的渠道,與他們的「毛孩子」告別。
28歲的Yang Loo與生意夥伴經過了三年的時間,終於在獲得有關當局批准後,於上個月開設寵物殯葬店The Green Mortician,成為本地唯一一家為寵物提供水葬(aquamation)服務的寵物殯葬業者。
Yang Loo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他原本從事市場營銷,之後在一家亞太地區可再生能源公司當獵頭。
他指出,他一直以來都對可再生能源感興趣,由於不認同殯葬業者目前處理遺體的方式,他也對加入殯葬行業產生興趣,於是最早在2018年認識到水葬法後,開始萌生了提供水葬服務的想法。
「如果你到萬禮火化場,一切都是非常嚴肅的,就連他們使用的木材的色調,都讓人感到很壓抑。所以我們想要通過一些方式來提升心靈,或者至少給你一個中立的立場,然後你可以用你想要的方式來哀悼。

水葬過程所使用到的鹼性消化器機器。(圖:CNA)
什麼是水葬?
水葬法也稱之為鹼性水解(alkaline hydrolysis),這個技術已在美國廣泛採用於寵物多年,最初是在十幾年前研發出,作為一種處理實驗動物屍體的方法。
不過,一些國家和美國各州也已經批准用這個方法來處理人類遺骸。
Yang Loo說,新加坡還沒有使用水葬是因為,人們習慣通過火葬方式處理遺體,加上經營火葬相關業務更為便宜。
水葬使用熱水以及化妝品或肥皂中常見的鹼性化學物質,來溶解放置在不鏽鋼容器中的屍體,之後將留下的骨頭通過機器研磨成細粉或「灰燼」,再放在骨灰盒中交給飼主。
這個過程模擬身體暴露在土壤中的自然分解過程,不過自然分解需要幾個月或數十年來完成,而水解法只需要大約20到24小時就能完成。

經水葬後的寵物骨灰。(圖:CNA)
水葬法被指比起火葬更為環保,相比之下所使用的能源減少90%。此外,水葬也不會釋放有害的溫室氣體排放。
不過,水葬法所採用的技術、污水和進行水葬後剩餘液體的處理和處置,都導致水葬方式更加昂貴。
根據寵物的大小,The Green Mortician所提供的全服務配套收費介於577元至977元之間,當中包括進行追悼會、水葬和將骨灰放入骨灰罈交給飼主等。
創業初期歷經坎坷
Yang Loo坦言,創業初期面對了眾多挑戰,從籌劃到開業花了三年的時間,單單是找合適的開店地點就是一大困難。
他的公司被歸類為火葬業,意味著他只能在有限的地點開店,直到他與生意夥伴向有關當局分享了更多研究和統計數據,才獲批相關許可證,並獲准在工業區營業,
Yang Loo也說,為了了解大家對於水葬的看法,他展開了小型問卷調查,而結果也令他感到驚訝,並從中得知多數人都對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在那之後,他開始專注於更年輕的客戶,但同時也吸引到一些年紀較大的寵物主人,當中就有一位女狗主人就說,她不喜歡火葬。

Yang Loo準備為寵物狗進行追悼會。(圖:CNA)
未來有望為人類進行水葬
截至目前,The Green Mortician已通過水葬為超過20隻寵物處理遺體。目前,該公司處於三年的審批期,之後當局會展開相關審查,再確定公司是否可以繼續運營。
Yang Loo也指出,當局已要求該公司提供信息和數據,相信是為他們對水葬最終是否可以用於人類進行評估。
「當然,我們必須先從寵物作為起點,但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也是為人類(可進行水葬)鋪路。我很確定,尤其是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而言,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