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處熱帶,雨量充沛,預防洪水問題很重要

2021年08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島國新加坡,河流湖泊也都是袖珍型,因此淡水嚴重匱乏。立國之初,他們80%的飲水都要從馬來西亞進口。命脈捏在別人手裡,對方還時不時以此要挾,自然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經過多年努力,而今他們已經基本上能夠自供。其中的一個大手筆,就是截留所有的雨水,悉數引入蓄水池。難以想像這麼一個彈丸之國,居然拿出了三分之二的面積,建作集水區。

其實新加坡地處熱帶,雨季很長,雨量充沛。暴雨往往乘著雷電和狂風,如粗碩的纜繩一般,一綹一綹地垂天而掛,勢若瀑布。如此迅猛的豪雨,在一些排水設施比較差的地方,勢必積水成海,甚至引發災難。可新加坡的街道、社區,都少有積水,車輛依然暢通無阻,行人則在有蓋走廊自如穿行,很多時候都不需要打傘。那些狂怒的雨水似乎對他們很友善,水落歸槽,立馬溫馴,巨流搖身一變,轉身為秀水。

秀水環繞新加坡,演奏出一曲人水和諧的生動樂章。水善待新加坡,新加坡人也喜歡水,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偏遠的社區,到處都是麗水涓流。幾乎所有建築物周圍都是噴泉突突,水聲潺潺。老人們說是水能生財,小孩子則天然親水,赤腳趟在淺水中,歡呼雀躍。很多家庭內,還安裝了水裝置,汩汩細流,繞著曲折高低的石槽流淌,裡面種些水生植物,養幾條魚,平添了一些野趣與動感。

本來水是大善之物。水潤萬物,離不開水的絕不只有魚,地球上一多半是水,人體中一多半也是水。水是人類和所有動植物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可是查檢歷史,我們卻發現水滋養萬有,也禍患大千。大洪水曾經毀滅過世界,諾亞造方舟,女媧補蒼天,大禹治洪水,各族都有與水患相搏的傳說和史實。人水之戰,至今都未止息。

為了戰勝滾滾洪流,我們築堤束水,可是水卻不堪束縛,堤壩越築越高,水的反抗也越來越烈。我們截斷河流,建造水庫,水也不甘被囚,常常逼得我們被迫泄洪。我們填湖造田,填海造城,水無家可歸,就到處流竄,對我們發起反攻,占領我們的家園,良田美宅,頓成水鄉澤國。別說人定勝天,我們其實連水都打不過。長達數千年的持久戰,我們屢遭敗績。

新加坡人似乎是從中吸取了教訓,他們治水的方式溫柔了許多。他們沒有把水當做洪水猛獸,而是循循善誘,像寵物一般悉心馴化,與其和睦相處,相親相愛。沿海一帶,因為國土面積實在狹窄,他們填了一些海,但在內陸,絕不阻塞河流湖泊,而是疏通大小溝渠,留置充足的窪地灘塗,給水以安居之所。全島一共有17個水庫,水庫與水庫之間相互連接。暴雨肆虐的時候,一個水庫爆滿,水滿則溢,但絕不會漫過堤岸,而是心甘情願地遷徙到別的水庫去。

因為喜愛徒步,我常常見識新加坡的各種河渠,那幾乎都是一些深溝大澗,淺淺的流水蟄伏在底部,高高的斜坡上則滿布著鮮花野草,讓人覺得這是供水居住的深宅大院,奢邸豪庭。印象最深的是麥里芝水庫一帶的中央集水區,那裡完好地保育著自然生態,新加坡的雨水,經過大小河渠的凈化,緩緩匯聚於此,形成一片煙波浩渺的清澈水域。與它們為伍的,是茂密的森林,鮮活的動植物,還有眾多的驢行客,悠閒的度假者。環湖一圈,沒有交通車輛的侵擾,卻有古樹名木的濃陰呵護,也是馬拉松愛好者極佳的訓練場所。

最出彩的應該是那些精緻而簡易的親水、親自然的設施,既給人驚奇的體驗,又不對自然進行過度開發,形成傷害。十多公里的自然觀光步道,你徒步其間,總能與那些長尾獼猴、松鼠、巨蜥和貓頭鷹不期而遇。一條長長的涉水步道,讓你在漫上腳背的淺水中踏水而行。幾百米長的樹梢吊橋,橫跨兩個最高點,懸浮在空中,你穿行在樹梢的茂密枝椏之間,綠葉紅花簇擁著你,帶你觀賞下面人跡罕至的森林秘境。還有獨木舟和皮划艇,你可以自己劃向湖心亭,那裡有美酒、美食和咖啡等著你。

更多的時候,我是坐在岸邊的石凳上,出神地凝望湖面。微風吹起漣漪,仿佛是在偌大的水紙上分行劃段,書寫絕美的詩章。湖水是如此的寧靜,一點都沒有暴戾的感覺,與我們完全不是那種常見的緊張關係,甚至還帶著一種美妙的祝福,療慰我們的心靈。這裡的水位也有漲落,上漲時分流,或者淹沒一些周邊那些草灘,大不了過上幾天,再退回去,反而給周圍的動植物更多的滋養。這就相當於是水在它們家裡呆得有點孤悶了,出來散散步,溜達溜達,對人類根本沒有侵害。

新加坡人善待水,除了給它們出路,給它們居所,還特別注意不污染它,維護它的清潔。從前新加坡的河流也是惡臭不堪,病得很重。新加坡人十年清河,十年河清,終於讓生命之河重獲健康與生機,山青水綠,天光雲影。來之不易的水環境,他們倍加珍惜。為了根治污染,他們立法,規劃、監測、控制,最讓我感嘆的是他們的排放。新加坡居然是兩種水溝並行的,把雨水和用後的廢水分開。雨水像寶一樣蓄積著,廢水也像寶一樣,經過嚴格的流程,製成潔凈的再生水。

這是人類與水謹慎規約下的一種自然情狀,是人類用智慧修正的一種正確的人水關係。這種景象讓我這個出生在荊江岸邊、在決口倒堤的驚懼中長大的人,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認知。原來上善若水並不是一句虛言,舟水之喻並不是必然的結果。我們談洪色變,其實是我們對水做了虧心事。我們總是萬眾一心,決絕地背水一戰,與水結下了世仇。水漫金山,是我們凌辱它之後遭受的報應;大水淹了龍王廟,是我們逼迫、激怒它之後得到的反噬。

夕陽下的麥里芝,金波蕩漾,綠水盈盈。而我想起我的家鄉,我的水患之國,心海里泛起的卻是無邊無際的、白茫茫的憂傷。多麼希望神州大地、希望全人類每一個地方,都能山含瑞氣,水帶恩光;多麼希望我們所有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都能與水重歸於好,相倚相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所謂伊人,宛在水中央。沂水弦歌,與水同歡。

WORLD

(感謝詩與歌的旅行公眾號授權轉載,作者:蔡德林,原味標題為:人水和諧之國)

555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