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局流動接種團隊上周陸續走入各所特需學校,為學生注射冠病疫苗。家長可以全程陪孩子,校方也準備了安靜的空間讓有需要的學生緩解情緒。符合接種資格的學生中,八成半已註冊接種。
讓家長全程陪孩子接種疫苗、準備安靜的空間讓有需要的學生緩解情緒……特殊教育學校做出各種安排,幫助學生面對針筒時可能產生的壓力,希望讓家長更安心。
保健促進局的流動接種團隊上個星期四(6月17日)起陸續走入各所特需學校,為學生注射冠病疫苗。教育部受詢時說,約3600名符合接種資格的學生中,有約3100名學生已註冊接種。
截至前天(21日),八所特需學校已開始接種工作,超過450名學生已接種一劑疫苗。本地共有20所特殊教育學校。流動團隊預計到了8月將可為所有參與學生完成疫苗接種。
校長:在熟悉環境接種 有助學生緩解焦慮與恐懼
新光學校前天展開為期五天的疫苗接種,優先安排N水準和O水準應屆畢業班學生打針。這所學校為自閉學生提供主流課程,學生也能參加全國會考。
校長許愛玲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接種有助於緩解他們可能有的不適與恐懼。學生能見到熟悉面孔,現場也有教育工作者和治療師能觀察孩子是否出現緊張情緒,給予協助。我們也讓一名家長全程陪伴孩子。」
校方也準備了一些材料,如書本、科技配備和塗畫工具,讓有需要的學生在打針後等待觀察時可進行一些活動。校內也有供學生「冷靜」的房間,讓可能感到焦慮的學生有空間舒緩情緒。
主要錄取輕微智障學生的恩園學校則在本周四和五開始接種活動,第二劑疫苗接種在7月中。
校長蔡鳳儀指出,家長主要關注孩子是否適合接種,以及已知的健康問題會否影響接種。校方鼓勵家長參加教育部主辦的線上講解會,也提供圖文並茂的簡報,讓學生了解接種的流程。該校符合條件的學生約92%將接種疫苗。
家長普遍都支持讓孩子注射疫苗。APSN旗下的四所學校,符合接種年齡段的學生有八到九成將接種。AWWA學校和聖安德烈自閉症學校的比率也有超過八成。12歲及以上學生才能接種疫苗。
家長陳碧琪(51歲)昨前天陪17歲的兒子到就讀的新光學校接種,過程順利。她說,學校提供的圖解讓兒子比較清楚流程。「看到教師和其他朋友在,他沒那麼緊張。打完針後,看得出他有些自豪。家裡的人都接種了,包括妹妹,我想這有助於鼓勵他注射疫苗。」
母親用視頻向兒子講解 接種當天以冰淇淋獎勵
林慧慧(44歲,翻譯員)過幾天將陪兒子到新光學校接種。為了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她的丈夫早前去打疫苗時,原想把過程拍下讓他看。不過,現場不允許攝像,好在護士知道他的用意,非常體諒,通融讓兒子在一旁看。
她這陣子也找了一些有關疫苗的視頻向兒子講解,幫他做準備,也打算在接種當天以冰淇淋為獎勵,鼓勵兒子勇敢接種。
李苾禕(45歲)在恩園學校上學的女兒,年幼時免疫力較弱,對一些食物也敏感。她諮詢醫生的建議後決定讓女兒接種,這陣子會讓她吃維生素C,確保她在接種當天的狀態良好。「多少還是會擔心女兒打針後不舒服,但考慮到病毒的變種性質,對孩童和青年的傳染力似乎更強,覺得讓孩子接種還是較安全。」
教育部曾指出,學生的接種計劃屬自願性質,對沒有打疫苗的學生不會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