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已有瓶裝飲料先行貼上營養等級標籤,在超市出售。(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高糖分或高飽和脂肪的包裝飲料最遲必須在年底貼上營養等級標籤,目前已有數家飲料生產商提前貼上標籤並在超市出售飲料,有業者還為了降低糖分及高飽和脂肪而改變配方。
新加坡政府在2019年宣布,從今年12月30日起所有在該國銷售的包裝飲料,包括果汁、汽水、牛奶及速溶飲料等,都必須貼上註明A、B、C或D等級的營養等級標籤(Nutri-Grade),清楚列明飲料含糖量和飽和脂肪百分比,方便消費者快速比較。
根據規定,每100毫升的飲料中,含超過5克糖分和1.2克飽和脂肪的飲料屬於C級,10克以上糖分和2.8克以上飽和脂肪則為D級。C、D級飲料必須在包裝上印上標籤,A、B級則可貼上「較健康的選擇」標籤。商家須確保產品列出的營養信息正確,並根據飲料的糖分及飽和脂肪含量自行劃分等級,有關當局將通過抽查把關。
《新明日報》引述報道,目前平價超市網頁上展示的124款果汁中,有77款果汁已貼上營養等級標籤,其中有1個B級,40個C級,其餘均為D級。
飲品公司首席營銷官洪崇利說,重新調整飲料配方是相對複雜的過程,需耗費金錢和時間。公司首先得審查產品的口味、營養成分、含糖量和消費者的需求,而需要重新調整配方的飲料往往也需添加新食材。
「從草藥產品中去除糖分可能意味著要使用更多草藥作為代替,這樣味道才不會受到影響。在這個階段,考慮因素將包括成本、供應鏈管理和生產評估。」
他說, 產品經過重新調整後,會進行試點測試消費者的反應及後續必要的調整。自2023年起,所有飲料都將屬於A、B等級。
另一家飲品公司發言人也說,其產品目前有超過半數被評為A和B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