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次去遊了Labrador Park(拉柏多公園)後,我對公園裡的龍牙門複製品(Dragon's Teeth Gate)、導航石(Sailing Rock)和柏萊雅燈塔(Berlayar Beacon)產生了興趣。今天就花點時間特別寫寫有關它們的故事。
(一)關於龍牙門名字的來歷
龍牙門最早出現在1349年中國元朝航海家汪大淵所著的《島夷志略》里。書中對新加坡南端的兩座山丘有這樣的描述:「……兩山相交若龍牙狀,中有水道以間之。此地因而得名為「龍牙門」。

其中一座山丘露出水面的部分看上去像一塊帆形的岩石,當地的馬來人稱它為Bat Berlayar,這是馬來語,英文的意思是「Sailing Rock"(中文是導航石的意思)。英國海員給這塊帆形的岩石起了個綽號叫「Lot’s wife」(羅德的妻子)。」

龍牙門所處地理位置特殊,靠近海邊的這一面是茂密的叢林,另一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所有經過新加坡海峽的船隻都要從這裡駛過,海盜正是利用這一天然的有利條件,頻頻在此作案,而龍牙門也因為是海盜的藏身之處而聞名。當年載著貨物的船隻通過龍牙門時,倘若不幸遇上海盜,結果是人為所戮,貨為所有。
二)關於Lot's Wife(羅德的妻子)
在Bible里有這樣一個故事。God決定毀滅兩個罪孽深重的城市所多瑪(Sodom)和蛾摩拉(Gomorrah), 便派天使去所多瑪。天使受到了羅德(Lot)的熱情款待,他們催促羅德一家人趕快逃出城,並吩咐無論發生什麼事千萬不要回頭,要快速跑向山頂。羅德聽了後,連忙帶著一家人逃走。God降下硫磺和火,毀滅了所得瑪和蛾摩拉,羅德的妻子(Lot’s wife)非常好奇,回頭一看,結果被變成了一根鹽柱。後世的人們就用 Lot's wife 來比喻那些好奇心過重的女人。
英國海員把導航石(就是那塊帆形岩石)稱為羅德的妻子(lot’s wife), 它除了在外型上很像一根鹽柱,也提醒過往船上的人,船隻經過龍牙門時,要快速前行,不要回頭看,不要在此處停留,此地海盜猖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像羅德的妻子一樣,僅僅因為好奇,回頭望了身後一眼,就失去了性命。
(三)龍牙門複製品
導航石與另一塊位於丹絨里茂(Tanjong Rimau)海岸的岩石形成了吉寶海港西邊的大門。

1848年年中,英國人為了拓寬進入吉寶港口的入口,將這兩塊岩石炸毀了。後來,新加坡旅遊局根據歷史記載和一位叫湯申的測繪師所畫的龍牙圖圖畫,在拉柏多公園的龍牙門遺址附近複製了龍牙門。(圖四就是

拉柏多公園內龍牙門的複製品
如今,通航於新加坡海峽的所有船隻依然需要駛過龍牙門前面的海道。
(四) 柏萊雅燈塔(Berlayar Beacon)
在距離龍牙門幾步之遙處,有一座燈塔,叫柏萊雅燈塔(Berlayar Beacon)。它建於1930年,塔身高7米,整個燈塔呈鮮艷的紅色,特別醒目。這是一座標誌性的建築,走到這裡就意味著到了新加坡本島南部的盡頭,塔下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

圖片來自網絡
在20世紀中,這座紅色的燈塔被用於為進入吉寶港口的船隻導航。在這一片海域,還有一座與這座紅色燈塔對應的綠色燈塔,叫丹絨里茂(Tanjong Rimau)。柏萊雅燈塔和丹絨里茂燈塔作為進入吉寶港口左舷(Port)和右舷(Star Board)的航海標誌,引導船隻安全進入港口。按照《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公約》的要求,船舶在黑暗中航行時,右舷用綠燈、左舷用紅燈,以幫助船員辨別周圍船舶的位置及移動方向,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 另外,通常船舵在船的右側,這樣,在港口停靠時,左側朝向碼頭更方便,所以船的左側被稱為靠港口的一側。紅色的柏萊雅燈塔(Berlayer Beacon)和綠色的丹絨里茂燈塔(Tanjong Rimau)在夜晚特別醒目,可以引導船員正確、安全地進入吉寶港口。

現如今,柏萊雅燈塔不僅僅作為燈塔被人們所熟知,它也是英國人在19世紀晚期建造的防禦新加坡水域的四個原始射擊台。
(五)誰發現了吉寶港口
最早推薦吉寶港口現址作為港口的是新加坡第一任駐紮官威廉·法夸爾(William Farquhar),但是考慮到不安全,最後沒建。1848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船長Henry Keppel 亨利·吉寶首次來到新加坡。經過調查後,他在丹戎巴葛發現了一個天然深水港(就是現在的吉寶港口那一片水域),非常適合大型船隻的停泊。在他的推薦下,這個深水港被迅速發展成一個叫做」新港」(New Harbour)」的港口。1900年,亨利.吉寶作為海軍上將最後一次訪問新加坡。為了紀念他為新加坡作出的貢獻,新港被重新命名為吉寶港口。
如今,吉寶港口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不僅為新加坡人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世界各地的優質產品也從這裡走進新加坡市場,或是走進千家萬戶;或是重新包裝,再從吉寶港口運往不同國家,真正地造福了新加坡人。
HQ丨編輯
Alex丨編審
「新加坡眼」APP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