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視頻在新加坡網絡上火了。一位小紅書網友分享了在新加坡看到的諸多中國品牌店面。
於是,在帖文中,她打趣寫道:「新加坡,出國了,但沒完全出。」
視頻上傳後,至今已獲得了2萬多人次的點擊量,還有800多名網友在下方留言,連新加坡本地媒體也注意到了!

來源:8視界
事實是,不管是生活了多年,還是最近才來到新加坡旅遊的小夥伴,都可以清楚感受到「中國元素」留下的種種痕跡。
中國品牌出海首選新加坡?
這些企業來了、落地了~
中國品牌出海,現在已經成為了大趨勢。並且,很多品牌都會將出海的第一站設為新加坡。其中,餐飲品牌尤其多。

圖源:見水印
【1】無名緣米粉
暖了無數人胃的無名緣米粉開到了新加坡,每到飯點就是滿座,椰子上個月才剛去過!

【2】庫迪咖啡

【3】牛一嘴
牛一嘴,從中國走到新加坡的蘭州牛肉麵,是很多思鄉者的精神慰藉。

【4】張亮麻辣燙

【5】潮牛牛肉火鍋
在新加坡最正宗的潮牛牛肉火鍋,將潮汕人吃牛肉的精細帶到了新加坡~

不僅僅是餐飲品牌,很多高科技品牌和大廠也順著「東風」吹到了新加坡。
【6】華為
華為,在新加坡發布新款手機時,多次引起過轟動。

圖源:Vulcan Post
【7&8】小米、OPPO
小米、OPPO,在新加坡有專門的概念店&維修店。在新加坡,隨處可以卡到用中國品牌手機的人。


圖源:Great Deals Singapore(上)&SHOPSinSG(下)
【9】騰訊
2020年,《彭博社》報道,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在新加坡CBD內設立了一個共享辦公空間,將新加坡視作是進軍亞洲其他地區的跳板。
據悉,辦公區面積大概為10000平方英尺(約929平方米)。

圖源:JustCo
【10】位元組跳動
位元組跳動的亞洲總部也位於新加坡商業區內。據傳位元組跳動的許多高官正在這個三層樓的辦公室內辦公。

圖源:TikTok
【11】愛奇藝
愛奇藝的全球總部,也是在新加坡哦~

圖源:Business Times
【12】比亞迪
還有在新加坡越來越有「市場話語權」的比亞迪,在今年7月設立品牌在本地的首個商場展示廳,用來拓展業務。

比亞迪還在新加坡開了一間名為BYD by 1826的餐廳,圖源:BYD官網
【13】The Green Party
The Green Party,國內首個生活雜貨直營連鎖品牌,店鋪覆蓋全中國。主營時尚配飾、玩具、文創數碼、日用百貨、應季百貨、家居穿戴、綠植花園等品類,自然玩趣生活全部集合了!

【14】NEIWAI
家居生活方面,中國國產內衣品牌NEIWAI(內外)的新加坡旗艦店也於不久前正式開業,門店位於新加坡的Raffles City。

圖源:Dao Insights
【15】中國移動CMLink
中國移動CMLink也有!讓你在新加坡可以套餐跨國漫遊、關聯家鄉手機號......

在新加坡,還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太平、中石化......等等國字號企業,在新加坡都能看到。

圖源:Sinopec
中國品牌的擴張,讓許多新加坡人都感同身受。支付寶、微信支付,連接進政府推出的共用付款QR碼「SGQR」系統。
只要一部手機在手,在新加坡幾乎暢通無阻不是說著玩的。

圖源:海峽時報
Made in China,在新加坡不僅僅代表著「低端製造」。中國品牌和中國科技,似乎正在「重塑」和「改造」著新加坡。
新加坡更像東方還是西方?
兩者融合才是真正的新加坡
雖然,在新加坡,中國品牌的存在感越來越強。
但是,在這個面積只有728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因為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依舊存在著西方style和印記。
新加坡的西方Style
英文,在職場,政府,學校等正式場合使用,是新加坡最常用到工作和交流語言。
無論是街頭隨處可見的廣告:

貼在全島HDB組屋樓下的通知:

學校/公司/商店發來的郵件:

政府申請網站頁面:

水電費/電話費通知單:

這些統統都是英文的!要是英文不好,生活下來確實會遇到一些些困難。
更為關鍵的是,不少新加坡人思維和觀念也比較西化。
他們打字、看報傾向於英文的,也喜歡聽英文歌,看美劇。

新加坡夫妻大多數會使用AA制,甚至也習慣了晚婚晚育,還有很多丁克族!
結婚後,新加坡人也傾向不和父母一起住。

孩子結婚時,他們的父母也不會給買房子。年輕夫妻生了孩子,很少爺爺奶奶會幫忙帶。一般情況下,新加坡人喜歡交給女傭,或者自己帶。

很多時候,新加坡家庭也不會給孩子很多零花錢。學生黨要是想買iPhone
,就要兼職打工自己賺!

就連在日常家庭聚餐上,也時不時會透露出西方化的一面。
在這裡,吃飯吃面有時候也要用刀叉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