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视频在新加坡网络上火了。一位小红书网友分享了在新加坡看到的诸多中国品牌店面。
于是,在帖文中,她打趣写道:“新加坡,出国了,但没完全出。”
视频上传后,至今已获得了2万多人次的点击量,还有800多名网友在下方留言,连新加坡本地媒体也注意到了!

来源:8视界
事实是,不管是生活了多年,还是最近才来到新加坡旅游的小伙伴,都可以清楚感受到“中国元素”留下的种种痕迹。
中国品牌出海首选新加坡?
这些企业来了、落地了~
中国品牌出海,现在已经成为了大趋势。并且,很多品牌都会将出海的第一站设为新加坡。其中,餐饮品牌尤其多。

图源:见水印
【1】无名缘米粉
暖了无数人胃的无名缘米粉开到了新加坡,每到饭点就是满座,椰子上个月才刚去过!

【2】库迪咖啡

【3】牛一嘴
牛一嘴,从中国走到新加坡的兰州牛肉面,是很多思乡者的精神慰藉。

【4】张亮麻辣烫

【5】潮牛牛肉火锅
在新加坡最正宗的潮牛牛肉火锅,将潮汕人吃牛肉的精细带到了新加坡~

不仅仅是餐饮品牌,很多高科技品牌和大厂也顺着“东风”吹到了新加坡。
【6】华为
华为,在新加坡发布新款手机时,多次引起过轰动。

图源:Vulcan Post
【7&8】小米、OPPO
小米、OPPO,在新加坡有专门的概念店&维修店。在新加坡,随处可以卡到用中国品牌手机的人。


图源:Great Deals Singapore(上)&SHOPSinSG(下)
【9】腾讯
2020年,《彭博社》报道,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在新加坡CBD内设立了一个共享办公空间,将新加坡视作是进军亚洲其他地区的跳板。
据悉,办公区面积大概为10000平方英尺(约929平方米)。

图源:JustCo
【10】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的亚洲总部也位于新加坡商业区内。据传字节跳动的许多高官正在这个三层楼的办公室内办公。

图源:TikTok
【11】爱奇艺
爱奇艺的全球总部,也是在新加坡哦~

图源:Business Times
【12】比亚迪
还有在新加坡越来越有“市场话语权”的比亚迪,在今年7月设立品牌在本地的首个商场展示厅,用来拓展业务。

比亚迪还在新加坡开了一间名为BYD by 1826的餐厅,图源:BYD官网
【13】The Green Party
The Green Party,国内首个生活杂货直营连锁品牌,店铺覆蓋全中国。主营时尚配饰、玩具、文创数码、日用百货、应季百货、家居穿戴、绿植花园等品类,自然玩趣生活全部集合了!

【14】NEIWAI
家居生活方面,中国国产内衣品牌NEIWAI(内外)的新加坡旗舰店也于不久前正式开业,门店位于新加坡的Raffles City。

图源:Dao Insights
【15】中国移动CMLink
中国移动CMLink也有!让你在新加坡可以套餐跨国漫游、关联家乡手机号......

在新加坡,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石化......等等国字号企业,在新加坡都能看到。

图源:Sinopec
中国品牌的扩张,让许多新加坡人都感同身受。支付宝、微信支付,连接进政府推出的共用付款QR码“SGQR”系统。
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在新加坡几乎畅通无阻不是说着玩的。

图源:海峡时报
Made in China,在新加坡不仅仅代表着“低端制造”。中国品牌和中国科技,似乎正在“重塑”和“改造”著新加坡。
新加坡更像东方还是西方?
两者融合才是真正的新加坡
虽然,在新加坡,中国品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但是,在这个面积只有72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依旧存在着西方style和印记。
新加坡的西方Style
英文,在职场,政府,学校等正式场合使用,是新加坡最常用到工作和交流语言。
无论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广告:

贴在全岛HDB组屋楼下的通知:

学校/公司/商店发来的邮件:

政府申请网站页面:

水电费/电话费通知单:

这些统统都是英文的!要是英文不好,生活下来确实会遇到一些些困难。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新加坡人思维和观念也比较西化。
他们打字、看报倾向于英文的,也喜欢听英文歌,看美剧。

新加坡夫妻大多数会使用AA制,甚至也习惯了晚婚晚育,还有很多丁克族!
结婚后,新加坡人也倾向不和父母一起住。

孩子结婚时,他们的父母也不会给买房子。年轻夫妻生了孩子,很少爷爷奶奶会帮忙带。一般情况下,新加坡人喜欢交给女佣,或者自己带。

很多时候,新加坡家庭也不会给孩子很多零花钱。学生党要是想买iPhone
,就要兼职打工自己赚!

就连在日常家庭聚餐上,也时不时会透露出西方化的一面。
在这里,吃饭吃面有时候也要用刀叉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