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布洛濕地設新觀景台 百年老屋修復後重開

為配合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邁入第30個年頭,保護區增設新觀景台,擁有百年歷史的啟信屋經過修復後也將開放讓公眾參觀。
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開設新的觀景台,區內擁有百年歷史的啟信屋經過修復後,也將開放讓報名者參觀。
配合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的管理和保育工作進入第30周年,國家公園局開放新的觀景台。觀景台由原有的主橋(Main Bridge)改造而成,讓訪客在動物的自然棲息地里進行觀察。
此外,訪客也可以通過報名參加當局特別策劃的活動,參觀位於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西部延伸區(Western Extension)、占地18公頃的林厝港自然公園和修復後的殖民地百年老屋啟信屋(Cashin House)。


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啟信屋(Cashin House)。(圖:沈欣穎)

新的觀景台。(圖:沈欣穎)

雙溪布洛小插曲(Vignettes of Sungei Buloh)特別展覽區。(圖:沈欣穎)
占地160平方米的啟信屋於1921年建成,修復後設有資訊展示和研討工作室。訪客將可參與增強和修復棲息地的活動,例如公民科學考察、植樹造林和大自然攝影。
想要為濕地保護區積極貢獻的公眾,則可加入熱心義工計劃。
李智陞:保護區在國際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受邀出席今天(25日)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30周年紀念活動。他在致辭時說,這些年來,這個保護區在國際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不僅是我國首個東南亞遺產公園,也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夥伴關係的創始成員區。」

李智陞受邀出席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30周年紀念活動。(圖:國家公園局)
他說,保護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當時,一批觀鳥愛好者發現,這裡是遷徙而來的濱鳥(shorebird)休息和覓食的地方。這群人,也就是新加坡自然協會的先驅者,後來不僅發起了社區合作活動保護這個地區,促成1993年雙溪布洛自然公園的開放,也同時激勵更多人,為保護這片土地做出貢獻。
從25日起,公眾可瀏覽 www.go.gov.sg/sbwr30 查詢上述活動和報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