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選舉正式告一段落,回顧九天的競選宣傳期,一個一度引發候選人各持己見的話題,就是該不該印刷競選海報來為自己拉票。
事源候選人之一的黃國松決定反其道而行,不像其他兩人一樣在全島張貼海報,而是選擇把宣傳攻略集中在各個社交媒體平台。
被問及為何不掛海報,黃國松回復媒體時說,除了因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之外,他也認為根本沒必要印製海報和旗幟就只為了張掛幾天然後拆掉拿去銷毀。

黃國松只印製小冊子,並沒有在全島張貼競選海報。(海峽時報)
這個話題後來延伸至海報的可持續性。
最終以高票當選的候任總統尚達曼當時一度澄清說,他的競選材料所使用的紙張受國際非營利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列印墨水源自大豆,所用的塑料板也會再循環使用。
那麼,在選舉中成績墊底、但仍保得住按櫃金的陳欽亮,又是如何處理他的競選海報?
他9月4日在臉書給出了答案:對外出售。
售賣海報款項捐慈善機構,但……活動辦得成嗎?
究竟會賣出多少張、價格多少、收到的款項會怎麼處理,陳欽亮在短短几天內釋出了不一樣的信息。
他最先在周一(4日)公布即將售賣競選海報的消息。他說,這周六(9日)早上會在勿洛地鐵站附近賣海報,但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我的朋友會以每張10新元(幫忙)賣海報,他會攜帶30張,先到先得。」
陳欽亮當時在該貼文中說,所收到的款項(如果全部售出就是300新元)會全數歸這名友人所有,「感激他幫忙張貼及取下這些海報。」
他還強調一點:不會在這些海報上簽名。不過,他會免費分發籤名版海報給競選代理和計票人員,還會「和他們自拍一張,感謝他們的付出。」
昨天(5日),陳欽亮又在臉書上為這個活動打廣告,雖然主要信息維持不變,但有一部分信息出現了變化。
他在一天後改變主意,願意為公眾在海報上簽名,而且海報還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分大型、迷你型和超小型海報),但想要他的簽名版就必須「付出一定代價」:
簽名版海報會多收費10元,迷你型和超小型海報則一起出售,售價同樣是20元。

競選期間,陳欽亮向媒體派發「超小型海報」,還附上親筆簽名。(網際網路)
陳欽亮今天(6日)再發第三篇文,又改口說原本全數歸友人的「這筆小數目」,將會捐贈給一個照顧貧困者的穆斯林慈善機構。
為善不落人後,回饋社會無疑是好事,但問題是,三天後這個活動能否成功辦成,會不會出現任何變數,似乎還是個問號。
他在同一篇貼文中透露,競選經理告訴他或許得為這個出售海報的活動申請臨時許可證,但他不清楚得向哪個機構申請——是警察部隊?國家環境局?或是選舉局?
他說:
「我的朋友告訴我說,政黨會四處售賣黨報,而他們不需要申請許可證。」
經過了一番考慮,他在文末說,還是會繼續按計劃舉辦售賣海報活動,「到時再看警方或其他人會不會來現場騷擾我」。
個人網站也出售競選「周邊商品」
除了競選海報,陳欽亮也有意賣掉他所有的競選材料。
過去幾天,他兩次發文呼籲有興趣的公眾,到他的個人網站購買競選紀念品,還強調「存庫有限」。
點擊連結一看,這組限量版紀念品包括:他自己出版的一本數獨遊戲(Sudoku)書,一張迷你型海報和一張超小型競選海報,而這三樣物品都會附上他的親筆簽名。

(陳欽亮網站截圖)
他呼籲想要收藏的人趕緊給他買起來,但記得哦,得先提交訂購單並轉帳50新元,否則等到花兒也謝了,紀念品都不會送到你府上。
打頭陣賣海報的,其實是那個沒得競選的男人
幫助弱勢群體也好、避免浪費也罷,至少這些競選海報和材料不會淪為廢紙,或在陳欽亮家中的某個角落積灰塵。
有關注總統選舉新聞的蟻粉應該會知道,其實第一個表態要售賣競選宣傳材料的並非陳欽亮,而是沒能獲得競選資格,提前退出「戰局」的另一位準候選人吳振華。
然而,兩人的不同之處在於,陳欽亮為每張海報定價,但吳振華則是以樂捐的方式出售。
吳振華在總統選舉提名日(8月22日)的隔天在臉書上說,他和競選團隊決定在8月26日和27日舉辦義賣會出售競選材料,包括T恤、海報、徽章、紙巾和旗幟等,義賣所得全數捐給一個名為Secondmeal的非盈利組織。
吳振華在27日當天也現身義賣會,與支持者互動交流。他後來在臉書發文,兩天的活動共籌得超過8600新元的義賣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