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呼籲雜菜飯明碼標價,以減少價格爭議

今年以來,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已經接到了11起關於雜菜飯價格的投訴,這些投訴主要涉及到雜菜飯攤位的價格不清晰、收費不一致,或者與標價不符。鑒於此,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呼籲餐飲業者在售賣菜品時明確標示價格,以提高價格的透明度,減少價格爭議。
從今年1月1日至10月17日,新加坡消費者協會接到了11起關於雜菜飯價格的投訴。消費者主要抱怨雜菜飯攤位沒有清晰的標價,收費不一致,或者與實際售價不符。此外,一些消費者還反映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
消費者協會的會長楊益財表示:「消費者協會認為,攤位經營者應當確保他們的價格清晰準確,並根據標示的價格向顧客收費。如果可能會引發爭議,例如在素菜中夾有肉時應當按肉菜的價格收費,或者在魚類的價格因季節不同而變動時,攤位經營者應該在徵得顧客同意後再夾菜前明確告知價格。」
為了提高價格的透明度和減少價格爭議,新加坡消費者協會還制定了一套最佳作業準則,供業者參考,這些準則涉及如何展示價格和傳達價格的變動。業者可以訪問消費者協會的網站,詳細了解這些準則。
此外,消費者協會鼓勵消費者使用「省錢之友」(Price Kaki)應用程式,以比較食品價格,找出附近最具競爭力或更經濟的替代品。省錢之友已經收錄了來自全島400個地點的超過4,300種餐飲商品的價格。
在採訪中,一些雜菜飯攤位的經營者表示,他們為了避免爭議,通常會在夾取較貴的菜品之前明確告知價格。另外,一些攤位也會標示清楚菜品的售價,尤其對於肉類和魚類這些價格可能有較大波動的食材,攤主會在售賣前再次告知價格以避免爭議。這一做法得到了許多食客的理解和支持。
消費者協會的呼籲旨在促進餐飲業的價格透明度,幫助消費者更好地理解和選擇他們的食品,同時減少因價格不明確而引發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