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早報》主辦的2023年「字述一年」年度漢字投選活動中,「詐」字當選為年度漢字。
我個人倒是覺得,2023年的年度漢字應該是——殤。
聖誕與元旦佳節期間,地球的這一端賀詞不斷,另一端卻槍聲爆炸聲不歇。
俄烏戰爭打了近兩年仍未結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基金組織哈馬斯又因為2023年10月7日的一場大規模突襲而爆發衝突,釀成無數死傷,包括許多平民。

在以哈衝突中飽受戰火蹂躪、滿目瘡痍的南加薩走廊。(法新社)
實際上,除了這兩場備受人們關注但也逐漸倦怠的戰爭,各地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邊界糾紛。
同屬前蘇聯國家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多年來一直處於敵對狀態。
2023年9月,亞塞拜然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的納卡地區採取長達24小時的軍事行動,隨後宣布恢復對納卡的主權。這場軍事行動釀成包括俄羅斯維和部隊成員的數以百計傷亡,以及數以萬計害怕被種族清洗而逃離家園的亞美尼亞難民。

數以萬計的亞美尼亞難民逃離家園。(路透社)
衝突雙方各執一詞,有的起因還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孰是孰非說不清,對深受其害的人而言,或許也並非最關鍵的事。
重點是,家園原本該是最舒適安樂之處,但自己無能為力,似乎也沒有人或政府或任何機構組織可以協助守護,只能每天聽著警報躲空襲,過著不知有沒有明天的日子。
國際救援委員會2023年12月初也發布了2024年緊急觀察名單,列出安全局勢惡化風險最大的20個國家。
名列第一的是今年4月爆發內戰的蘇丹,其他安全局勢惡化風險大的國家除了同樣距離我們很遙遠的盧安達和非洲薩赫勒地區國家,同屬東南亞國家的緬甸也榜上有名。

全球安全局勢惡化風險最大的20個國家,排第一的是蘇丹,緬甸排在第五位。(國際救援委員會官網)
此外,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谷中城廣場2023年10月14日也因為以哈衝突而接到炸彈威脅。
因此,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戰亂也許並不是真的離我們這個小小的島國那麼遙遠。
這並非杞人憂天。面對各地正在發生的動亂、兩岸局勢,南中國海糾紛等,我們在歡慶佳節及準備迎接農曆新年之際,或許也應把一些注意力放在同個時期的另一個節日——新加坡全面防衛日。

2023年全面防衛日(2月15日),學生在導覽員的帶領和講解下觀看抗日戰爭的死難者遺物展覽,從中了解更多新加坡的歷史和建設過程。(聯合早報)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淪陷了。家中若有曾經歷過二戰的年邁長者,或許偶爾還會聽到他們訴說當年逃難、三餐不繼的情況。
如今新加坡每年2月15日都會舉辦全面防衛日,旨在提醒和教育國人防衛的重要性。
只有靠自己把國家防衛做好了,全民一心提高警惕,或許才能將再經歷戰火的厄運、面對各種威脅的風險降到最低點。
如此一來,世界再亂,我們每年的年度漢字或許還能一直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