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現在騙子的手段越來越出其不意!前日,新加坡國務資政,前任總理李顯龍在臉書緊急發文,曝光自己近期差點被騙的經歷!
其實李顯龍近期收到的簡訊,不過是之前的老套路:騙子冒充關稅局,謊稱有包裹被質押,引誘收信人信以為真,從而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其實李資政此前已經多次收到過之類的消息,但此次卻仍然差點受騙上當,他在臉書中表示:

圖源:李顯龍臉書
「我起初以為簡訊有可能是真的,因為註冊了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SSIR)的機構所發出的簡訊,會顯示字母和數字的發送者名稱。」
這波李顯龍被騙事件有三個值得玩味的疑點:
1、為什麼這麼這麼拙劣的老套路,卻差點騙過李顯龍?
因為這次騙子利用了SSIR對李資政思維定勢而形成的盲區!

圖源:李顯龍臉書
此次李資政收到的諸多騙子簡訊中的一條
SSIR是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Singapore SMS Sender ID Registry)。
簡單的來說,就是強制要求使用「發送者身份」(Sender ID)的機構必須在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註冊。
「發送者身份」(Sender ID)通常是字母數字標識的符號,不同於陌生人在簡訊中展示,是一串電話號碼,使用「發送者身份」的簡訊,發件人可以是公司名、機構名等。

圖源:網絡
使用了「發送者身份」後,發件人顯示的是名稱而非默認的一串號碼
但由於騙子手法越來越猖獗,使用「發送者身份」(Sender ID)不僅不能有效遏制詐騙,甚至進一步讓騙子們找到了「生財之道」。
他們利用與知名大機構、大公司包括銀行、郵政、官方組織等相似的ID迷惑收件人,反而讓更多人受騙上當。

圖源:Credit Scamwatch
澳洲人因為收到知名機構相似的「發送者身份」(Sender ID),而降低警惕大量被騙
新加坡早在2022年3月就設立了簡訊發件人ID註冊表(SSIR),從2023年1月31日開始,所有打算在發送給新加坡移動用戶的簡訊中,使用字母、數字、字母+數字發件人ID的主體,都必須要先通過SSIR門戶註冊。
而所有未在新加坡註冊發件人ID的簡訊,都將被標記成「可能的詐騙」。
這就是李顯龍資政這次差點上當受騙的原因!因為簡訊的發件人並不是普通的陌生號碼,而是字母和數字組成的ID。
這讓李顯龍第一反應就是:發件人來自官方已經認可的可信任的機構,從而差一點上當受騙!
2、SSIR有漏洞!李資政趕緊現身說法!
這次李顯龍利用臉書發文警告,正是因為看到了SSIR漏洞可能引發新加坡人更大面積的受騙上當。
李資政特地就此事詢問了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向其詢問:
為何騙子也能通過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的審核,使用特殊ID的發件人給用戶發送簡訊?而得到的結果令李資政大為震驚:

圖源: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跟我說,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不覆蓋一些簡訊應用程式, 如iMessage或RCS。真假簡訊混雜在一起,使我們難以辨識發送者的身份。「
因為SSIR保護的範圍只涉及從電信服務商發送出的簡訊,並不包括蘋果iMessage、安卓RCS等簡訊應用程式。

圖源:網絡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
簡單的來說就是:防了,但沒完全防住。
恰恰是這一層看似防護卻實際上沒完全擋住的防護網,令李資政放鬆了警惕,差點將帶有特殊ID的發件人消息內容當真,上當受騙!
這對於對新加坡政府信賴度極高的國民來說,無疑是更大的風險,因此李資政才會緊急在臉書上自曝此次受騙經歷,告誡廣大群眾擦亮眼睛切要分辨信息的真假!
3、騙子防不勝防,已經不是李顯龍首次被騙!
在李顯龍還任職新加坡總理之位的時候,就經歷過網購騙局!
當時他想要在Estonia愛沙尼亞的某個網站上購買物品,可下單付帳後卻遲遲沒有等到商品送貨。
再仔細查看當時購物的域名才發現,對方的域名以「en」結尾,但實際上愛沙尼亞的域名結尾應該是「ee」。

圖源:聯合早報採訪視頻截圖
在採訪中李顯龍反覆強調:「被騙不等於說你很笨」
「聰明的人一樣會被欺騙」!

圖源:聯合早報採訪視頻截圖
而此次李資政特地發文警告,其實也是源自對騙子借用「政府公信力」展開的新一輪挑戰和騙局的擔憂。
繞過SSIR的限制,使用特殊發件人ID已經不是騙子第一次挑戰新加坡政府權威。
利用李顯龍資政和黃循財總理進行的深偽技術早就已經在社交平台以訛傳訛沸沸揚揚。
2023年年底,在社交平台上流傳著以新加坡領導者面孔進行深偽技術篡改的視頻,視頻中分別拍攝了李顯龍資政(時任總理)和黃循財總理(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對著鏡頭介紹一款投資產品。
「他們」用流利的英語、自信的態度,面對採訪話筒滔滔不絕保證Quantum AI項目已經推出,可以讓所有新加坡人從中穩定收益。
在視頻的結尾,「黃循財」還信誓旦旦表示:「以我個人的名譽保證信息為真」。

圖源:網絡 以黃循財為形象的深偽技術視頻,只有經常接觸AI的人才能通過嘴巴有些怪異的口形,和略微生硬的語調來進行分辨。
李資政的臉書上也曾親自出面打假!

圖源:李顯龍臉書
2024年6月2日,他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表示,網絡上以自己形象建議觀看者註冊一個「保證收益豐厚」投資網站的視頻,是假的!

圖源:李顯龍臉書 來自深偽視頻的截圖
他還發布了一張來自那則深偽視頻中的截圖,而內容和黃循財的視頻基本一樣,都是介紹某個號稱收益豐厚的項目,並利用國家領導者的身份欺騙過更多觀看者輕信上當。
或許這對經常接觸網絡的年輕一代來說,並不容易中招,但對於一直習慣生活在政府保護之下的年長者、對領導者有較強信賴感的新加坡、以及遠離網絡的信息閉塞群體來說,無疑是防不勝防的騙術大坑。
李資政在臉書中給公眾提供了三個避免方案:

圖源:李顯龍臉書
1、不要隨便回復發自網絡簡訊應用程式的不明簡訊,除非能確認發送者的身份。
2、如果有疑問,可以向有關機構確認真偽。
3、與親朋好友分享近期流傳的詐騙手段,時刻保持警惕,防止他們落入騙局。
隨著深偽技術的發展,總有一天我們終將活在一個真假難辨的世界。屆時如何辨別謊言會成為小學到中學的主要課程。
對陌生人的不信任會逐步蔓延到對政府媒體的懷疑,或許我們終將因此而遠離網絡,回歸人與人直面交往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