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公雞 —— 一毛不拔」
「鐵公雞」在這句歇後語中通常指吝嗇的小氣鬼,我們常會說:「這個人是鐵公雞,休想他會請客。」
不過如果在新聞報道中看到「他們兩人在馬路上演鐵公雞」 這樣的句子,那又是另一層含義了,這是表示兩人發生衝突並演變成互相毆鬥。

為什麼「鐵公雞」會衍生出這層含義?
這種描述的源頭,據說可以追溯到一部名為《鐵公雞》的戲劇。故事背景設定在清朝時期的太平天國亂世,劇中的主角綽號為「鐵公雞」,在台上奮力和對手拚鬥。
後來也出現了名為《鐵公雞》的功夫電影。在70和80年代的新加坡,這部戲曲和電影卻非常流行,風靡一時,戲曲和電影中展現的激烈鬥爭場面讓觀眾們大呼過癮,也讓「鐵公雞」這個詞在新加坡得到了獨特的應用,用來表示鬥毆事件。

所以下回聽到有人說:「那裡上演鐵公雞了!」他們可不是說吝嗇鬼,而是看到了有人在互相鬥毆,要趕緊制止或報警處理。
新加坡華語資料庫丨來源
講華語運動@FB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