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組數據是確診人數與人口比例。新加坡確診人數相對人口來說是很高的。這麼高的比例,為什麼?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口密度,新加坡是全球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地區。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人口密度高,客觀上比人口密度低的傳播得快。這就是專家強調保持安全人際距離的原因。在新加坡本地,客工宿舍之所以傳播比本地社區快而且廣,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口密度高。
新加坡疫情嚴峻嗎?嚴峻。否則不必執行一個月的「斷路器」系列措施。
新加坡疫情是否就完了,沒救了? 凡新冠疫情失控之地,病毒蔓延速度遠高於醫療系統應對速度,出現醫療資源擠兌——重症病人無處救治、中輕症病人無處隔離、醫用防護品短缺、醫護人員成批倒下。若新加坡失控,這個情況當然可能發生。所幸,目前沒有。所以我們判斷,新加坡疫情嚴峻,但尚未失控。
一個重要的節點是4月21日——也就是4月7日執行「斷路器」之後14天。今天是「斷路器」實施的第一周結束,按目前本地社區傳播看,效果尚為謹慎樂觀,但客工宿舍感染正處於爆發期,沒有7到10天怕不會見頂。
如果4月21日左右峰值開始平緩,那麼,疫情的惡化大概算是控制住了。尤其是本地社區,到了4月21日之後不應再有日增雙位數的出現。
即便如此,仍需要時間進一步鞏固。在這個情況下,「斷路器」有指望按計劃在5月4日暫停,但不可能馬上恢復到平常狀態,各種人際安全距離措施肯定繼續執行,餐飲、娛樂等場所有可能逐步開放,但人員肯定嚴格控制。

如果4月21日左右仍是「一峰還比一峰高」,說明「斷路器」失效,那麼,就得進一步加強管制措施。不但如此,恐怕連原定的5月4日「解封」日期也得再往後移至少兩周。
截至發稿,今天新加坡政府已推出新規定,由於已經給人人發口罩,所以強制所有人不戴口罩不能出門。同時,政府也將進一步縮小目前仍允許工作的領域,並研究是否要延長「斷路器」措施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