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乾飯人,一定要知道她

2021年01月09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點外賣三大巨頭瓜分天下:Grab Food,Food Panda,Deliveroo,剩下個位數的市場份額,有十幾個數得上數不上名來的公司競爭。

可是2019年5月,橫空冒出來一個「唐人街外賣」。外賣行業競爭已經這麼激烈,還有生存空間嗎? 一晃2020就快過去了,一年半後的今天,我們發現這家外賣公司已經活了下來,而且發展得更加全面:

從最初的小程序渠道,發展到APP、網站三大平台,還推出了英文點餐介面。 《新加坡眼》在網上搜了這家公司,發現媒體報道極少,唐人街外賣主創團隊神秘低調,更加激起了我們一探究竟的興趣。

1 中餐外賣的定點爆破:鎖定剛需人群,發展種子用戶

唐人街外賣站穩市場的第一步,是進入了新加坡中國新移民市場。

這個目標人群對新中餐的需求非常高,可謂是剛需。

Grab和Food Panda上的「中餐」,本質上都是「新加坡式中餐」,主要是傳統的廣東福建菜,及其本地化的一些菜肴:像肉骨茶、魚圓面、辣椒螃蟹。

但是,中國中餐的一流水平,早已經日新月異。

首先,隨著中國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在巨大的市場和激烈的競爭中,催生出了從創意菜式到品牌包裝的各方面努力,尤其是川菜麻辣元素的快速推廣。辣子雞、麻婆豆腐或水煮魚這些當紅菜肴,在海外中餐市場反應是比較滯後的,外賣市場就更加滯後了。

(Food Panda搜索「中餐」得到的結果。)

而且,如果住得遠,外賣平台不一定能派送。 所以當時新加坡外賣巨頭無法解決的兩個市場痛點是:一、缺少地道的的中餐外賣;二、缺少派送範圍更廣的中餐外賣。

唐人街外賣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就非常明確:做優質的、全島派送的地道中餐外賣。

今天回看唐人街外賣當初的決定,是一招險棋。

縱觀世界各地的知名外賣平台,不論是新加坡當地的Grab Food,還是中國的美團、餓了麼,走的無一不是 「大而全」的路子,外賣商家儘可能多,覆蓋的餐飲種類儘可能全。選擇做「小而精」的中餐外賣,就是選擇了專注於那一批喜愛中餐的用戶。

瞄準了特定市場,在「全面」上已經不占優勢,唐人街外賣就必須把目標人群市場做深做透,這是唯一的生路。

大量中國新移民都有微信,於是唐人街選擇另闢蹊徑,以上線微信「小程序」為海外突破口,推向市場。

只要在微信上搜索「唐人街外賣」就可以直接下單,而且新用戶還有專享9新幣優惠券。

(新用戶專享優惠。)

小程序開發起來相對比較輕,用戶無需下載也無需註冊,使用門檻也低。在微信生態里收集了第一批用戶後,唐人街外賣將自己的APP也推向了市場。

按步就班,步步為營,也充分利用每個時間窗口,多疊代,得到了更多的進化時間。

而有時,快幾個月,足以趕上一波風口。

今年伊始,始料不及的疫情席捲全球,餐飲行業受到致命打擊的同時,外賣行業成了風口中的風口。

經過近一年真實市場運營和調試的唐人街外賣,可以承接這個風口帶來的機遇,快速成長。如果事先沒有這寶貴的市場實踐,今年的疫情給新生外賣公司帶來的,可能就不是機遇,而是壓力。

與其說唐人街外賣趕上時機的「運氣」值得羨慕,不如說運營者的迅速疊代的策略更值得學習。

帶著極強的求生欲,唐人街外賣每個發力點,都推動自己這枚「楔子」又穩又准地切入既定的目標市場。

2 唐人街外賣有哪些創新?

2.1 優質中餐廳一網打盡

唐人街外賣在短時間內,與大多數受歡迎的中餐廳都談成了合作。

(唐人街外賣的海報主打的就是「全島中餐」。)

思味冒菜、大龍燚、小龍坎、老成都、蛙功夫、撲面而來這一類經常需要排隊的餐廳,在唐人街外賣打開就能看到,滿目深具誘惑力的美味,也提高了用戶的粘性和滿意度。

對於一個新的外賣平台達到這樣的效果,唐人街外賣的商務談判團隊的執行力可以說是非常強的。

2.2 服務升級

相對堂食,外賣在大多數人眼中,就主要是滿足口腹之慾的功能。

可是唐人街外賣卻說:裝在外賣盒裡,也要有餐廳里的味道、美感和家的溫度。

(唐人街外賣的包裝呈現。)

唐人街對外賣品質和呈現的這個要求,也幾近嚴苛。

許多用戶收到唐人街的第一分外賣時,體驗可以用「驚喜」二字來形容。

但是,為了這些提升,唐人街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不論是人力還是物料等等。如果不想嚇跑顧客,不能把這些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只能自行消化成本,這就對唐人街團隊商業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把運費打到最低

作為人均GDP名列全球前十的新加坡,屬於人力密集型的物流行業成本太高,而且在可見的未來,基本無解。

對此,唐人街外賣反求諸已,在內部運營上做了一些創新。

一個是給高額訂單補貼運費。好奇的《新加坡眼》小編帶著「我的錢包不流血,誰的錢包流血」的抱負做了一個小測試。

在同樣的商家,點同樣的東西,送到同樣的地址,Grab Food上需要支付運費20新幣,唐人街外賣上扣掉紅包只需要支付7新幣

(左為Grab Food,右為唐人街外賣。唐人街外賣少付了$3.12,反而多了10串)

在補貼運費的基礎上,唐人街外賣還引入了一個創新,允許用戶發起砍價

用戶只需要在下單支付之前將砍價連結分享給朋友,就可以邀請朋友幫砍一刀。幫砍的人多了,甚至可以實現完全免運費。同樣是這單,我們隨手發到群里,沒幾分鐘運費就變成了。。。。。

(左邊為砍價頁面,右邊為砍價後的最終訂單。)

0.76元!!拼多多的新加坡微縮版既視感。

如果說砍價的操作還有先例可循,那麼唐人街外賣的第三個創新拼單,就是完全的原創了。

只要處於同一個地方,假設用戶A用自己的手機點了烤串,他的朋友用戶B可以用自己的手機來點同個餐館的美食。這時他們的訂單就可以拼在一起,而且系統還會自動平攤運費。

這樣一來,用戶既不用擔心運費太貴,也可以不再遷就別人的口味,點自己喜歡的,吃點好的。

(唐人街外賣拼單海報。)

第四個操作是:混點。它和拼單有點像,主要適用於食閣小吃一類的餐點。如果用戶同時想吃幾道來自不同店家的餐點,就可以使用混點功能。比如你可以用中華面莊的冷麵配上撲面而來的大包,還可以再加一份涼菜,這樣的搭配有多爽可能要試過才懂得了。

當然了,多位用戶只需要共同支付一份運費就可以搞定。

(唐人街外賣混點海報。)

目前,牛車水的商家已經開通了混點功能,其他地區據說也安排上了。

拼單混點這一設計,不僅吸引用戶,也吸引了其他平台紛紛效仿,但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唐人街外賣的最後一個創新是外賣接龍。用戶可以發起接龍,並邀請住得靠近的好友參加,接龍金額達到200新幣之後,全島都能免運費。

(配送途中的唐人街外賣騎手。)

這就是網際網路里近十年最流行的概念:社交電商。減少了社會資源消耗,促進了環保,用戶也得到了實惠。

不過,這對後台的技術人員提出了更複雜的算法要求。所以,外賣行業里有沒有IT牛人,做出來是不一樣的。

3 唐人街外賣未來會長成什麼樣?

雖然外賣行業這些年發展迅猛,但是新加坡人口畢竟有限,這個行業的天花板就在那裡。已經擁有15萬用戶的唐人街外賣(數據來源:唐人街外賣官方數據),如果是光做外賣,為什麼要費盡心力弄出這麼多創新?這麼做到底是圖什麼呢?

細心的用戶可能已經發現,唐人街外賣還推出了跑腿服務、門票預定服務。

這些服務的後面可以是電商、支付、物流等多個領域。基於忠實用戶的基礎,這個擴張的邊界,就是想像力的邊界。

唐人街外賣看準了華人在海外居住和旅遊的大趨勢,終極目標是以新加坡為起點,去到更多海外華人聚集的城市,打造一個一站式的海外華人生活平台,給每一個乾飯人, 家的感覺。

畢竟,不論是本地的Grab還是中國的行業大佬美團,這些勝出的贏家,在成為超級APP的路上發足狂奔,至今沒有看到暫緩腳步的跡象。

唐人街外賣在新加坡外賣巨頭森林裡萌芽的新苗,能長成什麼樣的大樹呢?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649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