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近大半年,從最初爆發的措手不及,發展到各國封邊境封城戴口罩加強監測,再到現在陸續的重啟經濟。
一路下來疫情步步逼近,經濟社會環境變成險山惡水,社交網絡上負面消息永遠比好消息多。


來源:Bloomberg
病例激增,死亡率,國家暴動,外交關係不和,新疫情,經濟下滑,暴跌暴跌,失業率......
新冠疫情已經掀起了動盪,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已經遠不只是一場疾病。
它定義著我們這一代人,以及下一代。
2020年 新加坡或有10萬多人失業
新加坡的就業市場也將因為新冠疫情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昨天表示,初步預估本地2020年居民失業人數可能會超過10萬。
同時也會成為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當時非典導致的失業率是4.8%。


來源:yahoo | the indian express
也就是說新冠疫情對新加坡造成的惡劣影響已經出乎意料:
倒閉:今年4月新加坡大概有3800家企業倒閉,未來幾個月內恐怕會迎來倒閉潮。
減薪:截止5月30日,據統計新加坡有15萬名本地和外籍員工減薪或受節約措施影響。

來源:bloomberg
人力部部長楊莉明表示,減薪或實行影響員工薪水措施的企業有4000多家。
裁員:據新加坡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預估,不包括外籍幫傭在內的整體就業人數減少19900人,主要因為外籍員工人數銳減。
經季度調整後,新加坡整體失業率十年新高(2.4%),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
副總理王瑞傑說:「我們不應該認為每份工作都能保得住。」
「或者認為所有企業可以維持下去。那些遭受疫情衝擊,必須在結構上做出改變的企業,都需要重新制定經營策略。」
據統計,本地4月份零售銷售大幅下滑,同比下跌了40.5%。

來源:Singapore Artrium Sale
其中餐飲業和去年4月份相比下滑了53%,汽車零售業由於展廳關閉及擁車證投標活動暫停,導致銷售和去年同比摻跌77%。
鐘錶、珠寶首飾、服飾業等行業,也面臨高達84.6%到87.8%的銷售下滑。
零售業只是一部分,照當前的市場,幾乎可以預見接下來就業市場的低迷。而這意味著什麼?

來源:US NEWS
對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來說,倒閉減薪裁員,意味著收入減少,影響到自己的現金流。
每月的帳單依舊要還,但也許會更吃力一點。有家庭的人得支付孩子的生活費,學費等等開銷。

來源:FB
而對於外籍員工來說,倒閉和裁員就意味著准證被割,且現在工也難找,減薪都好過可能會在新加坡待不下去的局面。

來源:FB
威脅到生計,是這段期間經常發生的事情。
新加坡失業及「封鎖一代」
新冠疫情對於我們這代人的影響,有點像1930年的世界大蕭條。
1929-1930年間全球經濟大衰退,各國經濟大受打擊,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國際貿易銳減50%,有的國家失業率高達33%。

來源:網絡
當時這場全球性的大蕭條,在193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
就像新冠疫情一樣,我們也說不準到底什麼時候會真正結束,而不是反反覆復。
可以說是徹頭徹尾改變了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人的全部——從 個人到家庭,從想法到生活方式。

來源:網絡
在那期間長大的孩子們,節儉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人生宗旨,貫穿到他們此後的成人生活。
大蕭條如何塑造那一代人,如今新冠疫情也在以類似的方式,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的健康、想法、社交、生活方式。

來源:KPBS
「封鎖一代」 就是這麼來的。
新加坡「封鎖一代」
「封鎖一代」(COVID Generation)講的是這一代人,包括從即將畢業到已經在職場混跡多年的人,受到新冠疫情危機的影響最大。
據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新冠爆發以來,24歲以上的工作者有六分之一的人失去了工作。

來源:Singapore Artrium Sale
「危險的是,疫情對年輕人的衝擊將持續十年或更長時間,這將在他們的整個工作生涯中影響其就業軌跡。」
原本這個話題在國際上討論的比較多,但現在也引起了新加坡當局的注意。
副總理王瑞傑說:「國際社會正在討論「封鎖的一代」,擔心年輕人的技能、受僱能力和收入是否會因此永久受影響。」

「『我陷入了困境』:封鎖一代的年輕人會面臨長期局面嗎?」

「我們會看到新冠疫情造成的『受傷一代』嗎?」 新加坡現在似乎就要走到「後封鎖-前疫苗」的階段。
更多公司倒閉,或者部分公司可以咬牙挺過去,但也由於疫情打擊消費,導致公司經營情況不利,減少對新增員工的需求。
如果這幾天有去新加坡各大招聘網站了解情況的人就會知道,例如Jobstreet,公司直招的明顯比疫情前少很多。

基本上都是由獵頭公司代為招聘,部分公司的招聘要求也開始標明建議在家辦公(WFH)。
唯一有增長趨勢的,是那些由於疫情產生的工作需求,例如醫護人員等。
而這段時期失業,或者打算開始找工的人,很可能面臨著這些情況: 不到期望值的薪水,更少的選擇,更多的要求,更嚴格的篩選,更競爭的局面。

來源:Singapore Artrium Sale
面對這個狀況,就連職場多年的人都覺得棘手。
該怎麼想,怎麼做才能度過危機?
會有人因此成為所謂的「封鎖一代」嗎?
那種想要擺脫困境卻奈何不了大環境形勢的陰影會散去嗎?

來源:Singapore Artrium Sale
我們現在是不知道前景的。現在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多個國家都進入了「後封鎖-前疫苗」時期。
也就是疫情造成的經濟後果已經顯現,失業人數正在增加,倒閉潮即將來臨,而我們都在等的疫苗,還在研發階段。
這是一個尷尬的時期,也是最容易形成「封鎖一代」的時期。

來源:Singapore Artrium Sale
但是,儘管前景未明,我們卻仍然有可以牢牢把握在手中的東西。
「即使全球從疫情中恢復過來。我們必須竭盡所能,避免我國出現「冠病一代」的員工和學生。」
新加坡當局:保生計,保飯碗
昨天的國會上,討論今年的四個預算案共撥出1930億新,相當於過去每年常年預算規模的兩倍以上。
團結財政預算案:2月18日
推出了56億新的援助配套,當中包含40億新的「經濟穩定與援助配套」及16億新的「關懷與援助配套」。
堅韌團結財政預算案:3月26日
追加了480億新的「堅韌團結配套」
同舟共濟財政預算案:4月6日,阻斷措施實施的前一天
推出總值51億新的額外援助
堅毅向前財政預算案:5月26日
配合新加坡分階段重啟經濟,推出總值330億新的紓困及援助措施,協助新加坡人保住飯碗、提升技能和創造新的實習和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