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加坡國慶禮包的設計,背後藏著特需人士的感人故事

2020年07月23日   •   7萬次閱讀

2020年國慶禮包里的物品。(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加坡人向來都比較務實。

就像近日2020年國慶慶典籌委說,為配合「將慶典帶到每一戶家庭中」的概念,今年要給每戶家庭派送國慶禮包,而不像往年只有到場參加與觀看國慶典禮的觀眾才能獲得,聽起來是相當不錯的想法。

不過這番美意引來不少國人的反對。他們紛紛認為製作和派發禮包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不如把這些錢花在更有需要的方面,關照那些受冠病影響的國人。更有超過11萬人上網聯署請願書,反饋不需要禮包。

務實並沒有不好,提出「不想要就不要領取」的想法也很好,畢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這些國慶禮包對於其他國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紅螞蟻想說的不只是這些禮包給不少國人帶來了國慶日的氣氛,而是用心設計這些禮包的視障人士和小兒麻痹症患者,他們的作品得到領取禮包的國人高度認同與欣賞時,那份喜悅與成就感就是最佳的鼓勵與回報。這也同時給予了本地社會特需人士和機構被國人關注的宣傳機會。

今年的國慶禮包以「群策群力,共創未來」(Singapore Together Pack)為主題。

國慶禮包共有20個圖案

國慶慶典籌委會與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SG Enable)聯手,邀請來自七家社會服務機構的藝術家們,創造國慶相關的藝術作品。其中10幅作品獲選為禮包設計,其他作品則印在禮包里的「承諾卡」上。

哈莉瑪總統(中)和國慶禮包設計者合影,他們包括特需人士以及小學五年級學生。(黃永宏面簿)

故事一:70歲的視覺受損老人等設計禮包的機會很多年了

視覺受損的Katy Lee,她的作品獲選為禮包的設計之一。

70歲的她說: 「我的願望實現了,當我得知自己的作品被選中時,欣喜若狂。因為每年我都看到這些禮包的設計,心裡一直希望舉辦方也能給我一個機會設計。」

她在1995年接受了視神經腫瘤切除手術,雖然腫瘤是良性的,但卻導致她右眼失明,左眼有管狀視(tunnel vision)。

故事二:雖有視覺障礙,70歲的她還是想證明自己能為社會作出貢獻

70歲的林廷冰右眼失明,左眼有管狀視。雖然視力嚴重受損,但她還是堅持完成了以「我的國家的色彩」為題的圖案設計。

設計以紅、藍、綠三色代表新加坡的生命力、信譽和綠色發展,配上建築和樹木等圖案,描繪出林廷冰對家園的感想。

林廷冰說,新加坡是個團結和充滿力量的地方,是個讓她愛與被愛的家園。她希望通過設計禮包圖案,為包括視障和非視障者帶來啟發。

「我告訴自己,我還能做手工,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只要有熱忱和興趣,沒有什麼難得倒的。我也希望能鼓勵其他視障者為社會做出貢獻。」

故事三:7歲的小兒麻痹症患者與家人共同製作的作品

7歲的小兒麻痹症患者Rizq Nawfal Bin Hambril和雙胞胎兄弟Qays Naushad Bin Hambril以及他們的母親Nur Hidayah Shahrudin,利用預先切好的形狀,共同設計了兩兄弟在家愉快玩耍以及吃飯的情景。

雖然一個兄弟患有小兒麻痹症,另一個健健康康,但兩人有著有牢固而友愛的兄弟情。這幅作品展示了需要從小教育並培養孩子互相包容的意識。

其餘的10個禮包設計,來自各所小學的五年級學生。當局在病毒阻斷措施期間舉辦畫圖比賽,並從近1200份參賽作品中選出最終的禮包圖案。

國防部長黃永宏表示國慶籌委會在聽取意見後將今年國慶禮包減產至八成,另外過往的禮包會有20至25樣物品,今年則減至12樣,平均每個禮包成本約2元4角。

籌委會在聆聽各方意見後,今年的禮包更為環保,不再有一次性的水瓶、圍巾、行李牌、螢光棒、塑料充氣拍板(clapper)和各種包裝等等。此外,領取「群力禮包」者也可以通過線上方式換取電子折價券,讓國人也能藉此支持本地商家。

禮包本身採用的是可摺疊的環保袋,裡頭除了慶典助興品,還有消毒洗手液、口罩、溫度計等防疫物品,相當實用。 其實,國人收到禮包還是非常高興的。

在本周一(7月20日)分發國慶禮包的第一天,全國各地的109個民眾俱樂部與661個居民委員會中心,就已經分發了29萬6000個國慶禮包。  

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家庭,可從7月20日起,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6點之間到民眾俱樂部和居委會領取,預計8月2日結束。與此同時,若禮包內有物品是公眾覺得不需要的,也可在收集站退還。義工也會幫忙將禮包分發給弱勢群體,讓他們也能一同歡慶。

黃永宏:派發國慶禮包有助提振國人士氣

無論是1971年英軍撤離、1985年經濟衰退、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的沙斯疫情、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或是2009年的H1N1疫情,在新加坡歷史上每段的動盪時期,鼓舞著國人向前邁進的國慶節拍從未減弱。

即便在最艱難的歲月,新加坡人都一如既往地慶祝國慶,團結在一起。也因為這份希望和樂觀心態,新加坡每次經歷磨難都會變得更堅強。 在這層意義上,派發國慶禮包也有助提振國人的士氣。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早前在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指出,假設8月疫情惡化,需要重啟阻斷措施,這將重挫國人的士氣,但當局可藉助國慶的氛圍提振國人的心情。

「對市井小民來說,禮包是實體觸點。大家揮舞的是同一面國旗,使用的是同樣的物品,這些都是能讓他們依靠的實體象徵品。哪怕它們的成本很低,我們也永遠不應忽視其作用。」

黃永宏也指出,國慶慶典既號召國人團結一致,也體現了國人不畏艱難、要取得集體成功的信心與決心。 他舉1966年我國第一場國慶慶典為例,指我國當時面對高失業率、住屋、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但還是舉辦了別開生面的慶典,除了檢閱禮還有煙花和龍形燈飾。

黃永宏說:「沒有那樣的團結和信心,新加坡不可能存活,更不可能克服建國一代所面對的那些困難。」 黃永宏呼籲國人不應被沮喪的情緒影響,或讓個人的偏好造成社會分化。

他說:「尤其疫情當前,我們如果允許國民心理出現絕望情緒,那將是對新加坡未來最大的傷害,甚至大於經濟受創、失業和企業虧損。」

由於少了在指定地點舉辦大規模慶典所需的基礎設施費用,今年國慶慶典經費少了三分之一。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