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超過九成的糧食從外國入口
新加坡政府國會環境及水源委員會認為
有必要加強研發工作和強化農業知識
學者則建議
在汽車天橋下等地發展城市農業


屋頂的垂直菜園、室內的垂直農場。新加坡政府鼓勵農業藉助科技提高生產力,使新加坡本地出產食品在2030年滿足國人30%的營養需求。學者認為,新加坡本地仍有一些空間可用來發展農業。

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城市農業科技專業文憑課程主任方浩田博士說:「有些建築物已經很舊了,已經沒有人用、沒有人住。所以那些可能考慮翻新,然後高速公路橋樑地下那些空間也可以用。當然水面甚至水底,只要有一個空間,然後能夠把那個電力拉到那個空間,什麼空間都可以用。」

學者表示,農業燈光、營養液成分等還有進步的空間。業者也應確保種植的蔬菜有競爭力。

新加坡政府國會環境及水源委員會則呼籲國人支持本土農產品,並建議政府加大研發工作的投資。

新加坡政府國會環境及水源委員會主席李美花說:
「
「 「因為畢竟我們不是一個農業國家,那麼在這一方面的經驗、知識,也許比較缺乏。我們老一代的居民可能還有這樣的工作經驗,不過也許在這個技術這一方面,我們還需要跟外國很多比較先進的國家學習。」
」

新加坡委員會認為,要鼓勵國人加入農業領域,就必須讓他們了解這行業的發展前景。為了培養更多城市農業領域人才,共和理工學院的城市農業科技專業文憑課程將在今年6月迎來第一批學生,目前已有超過70人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