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重磅!中國宣布告別「戶口」!入籍新加坡後,如何去中國工作和生活

2019年04月10日   •   9萬次閱讀

今天,椰子的朋友圈刷屏了!

我們一同見證了

時代的巨變

朋友圈刷屏

各大外媒紛紛報道!

直接登上熱搜榜!

「告別戶口?」 放寬落戶限制?!

剛剛!國家發改委發話了

影響中國13億人口

涉及99%的城市

在大城市外漂人群 炸!了!

城市搶人大戰正式開幕

跨洋越海的新加坡

廣大華人群體也受影響

畢業生,有意歸國人士

全體注目

重磅規定來襲!

官宣,放寬落戶限制

全國各大小城市

全受影響!

有些,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有些,放寬落戶條件

有些,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精簡積分項目

新時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官宣!

全面放寬落戶限制!

最近!發改委官網發布了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

信息量大到爆表!

《重點任務》

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劃重點了哈~

看看哪些城市全面取消

哪些城市大幅放寬?

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常住人口100萬以下

(中小城市和小城鎮)

小城市代表:江蘇省崑山市

常州市武進區

湖南省長沙縣等

常住人口100-300萬

(Ⅱ型大城市)

也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Ⅱ型大城市代表:

太原、長沙、蘇州

無錫、溫州、佛山等

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

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常住人口300-500萬

(Ⅰ型大城市)

Ⅰ型大城市代表:

西安、瀋陽、哈爾濱

昆明、鄭州、杭州

濟南、青島、大連、長春

超大特大城市

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特大城市代表: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

超大城市代表:

重慶、武漢、南京

天津、成都等

具體看一下

大家比較關心的

北上廣深怎麼操作?

大城市落戶政策

重大變化!租房也能落戶!

對於像北上廣深

這種超大特大城市

全面開放或取消不現實

但是,通知指出要調整完善

積分落戶政策

而且,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精簡積分項目

確保以社保繳納年限和

居住年限分數為主

允許 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

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中國戶籍制度的原始起點

應該可追溯到1950年

已經存在了 近70年

世界上!僅有三個

在實行戶籍制度的國家......

聽聽大家的心聲:

歐盟國家之間

都能自由定居工作

經商和學習」

「感覺這個北京、上海戶口

比外國綠卡還難拿

沒戶口,買房上學

就連車牌搖號都難呀」

『』戶口,一直牽動著

很多大城市漂泊人的神經

無數在一線城市打拚的人

因為,缺少一紙戶口

飽嘗異鄉打拚的艱辛

甚至在自己所工作生活的大城市

我,找不到任何

歸屬和認同感

改變,從來都是順應時代

戶籍變革,勢在必行

2014年7月!

備受關注的意見正式公布

《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9年4月!

我們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戶籍制度全面放寬

放寬落戶

涉及全國99%城市!

全面放寬戶籍政策

消除城市之間的壁壘

這,布的是一個

名為城市圈的大局!

各個城市間建「小群」

除了個別超大特大城市之外

落戶政策在具體條件的城市圈

還能戶籍年限互認

城市壁壘消除中!

01

城市圈時代來臨!

先來看看哪些城市

建立了「小群」?

第十三個五年

規劃提及城市群有: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海峽西岸、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北部灣、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另外,還有拉薩為中心、以喀什為中心的兩個城市圈。

除了北上廣深個別大城市

全面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

意味著國內99%以上的城市

將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現在,戶口遷移是

事前遷移政策和審批制

以後,要實現「戶口隨人走」

居民的常住地在哪裡

就把戶口設在當地

還能享受當地戶籍所享有的待遇

02

城市搶人大戰開幕!海歸吃香?

這個影響13億人的大消息

也牽動著海外華人的心

一場由二線城市率先發起

一線城市也參與其中的

持續兩年多的「搶人大戰」

今年,再度升級

尤其,現在正值畢業季

還有那些有意歸國的

畢業生等廣大海歸椰友們

那可都是搶人大戰中的「香餑餑」

各種海歸優惠政策多

落戶大城市也能「開快車」

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海歸回國

回國攻略

從新加坡回中國必看

無論你是新加坡畢業的學生

工作人士還是居民

想要去中國工作和生活

最強攻略,了解下?

海歸優惠政策、落戶指南

掐指一算,海歸回國基本上

享有五大福利

1

北上廣深落戶政策

申請資格:公派或者自費出國留學一年以上,符合各項申請資格。

1

北京

主要申請條件參考:

在國內高校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的學生,在國外學成後回國就業;或出國前已辦理解除公職手續的留學回國人員;

在國外取得碩士以上學位;

出國留學一年以上(參照護照出入境時間,累計境外學習逗留時間需要足360天);360天時間不包含中途回國時間(譬如假期回國);

學業結束回國兩年以內,用人單位需要按要求和流程將所有材料備齊交至留學生服務中心受理;

用人單位已經依法與留學回國人員建立勞動人事關係,簽訂一年期以上(含一年)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留學回國人員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繳納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在留學生服務中心立過戶,並且給留學生分配到相應的落戶申請名額。

這幾年海外留學生增加,北京也在各種收緊條件,除了這些主要申請條件,還有很多細節上的規定。

2

上海

主要申請條件參考:

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回國時間在1年內且未在國內其它省市工作安置;

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回國時間在2年內且未在國內其它省市工作安置;

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回國時間在3年內且未在國內其它省市工作安置。

用人單位與留學回國人員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期限一年(含)以上,剩餘合同期限(申請之日到合同截止日期)須六個月(含)以上。上述合同期限不含試用期。

上海給高精尖人士開快車,要是各領域的稀缺人才,還能夠消除更多的限制。

3

廣州

主要申請條件參考:

獲得《廣州市留學人員優惠資格證》的留學人員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

在國外取得學士及以上學歷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

年齡要求:

1/3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666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