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半翻新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大樓
重新開放


更寬敞的檔案保護實驗室、三間口述歷史錄音室,以及可容納134人的劇院,這些都是國家檔案館大樓里的部分新設施。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為大樓主持開幕時表示,檔案館記錄了我國的歷史傳統,對建立和鞏固國家認同至關重要。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說:「眾所不知國家檔案館在2008年白礁主權裁決時的顯著貢獻,這場經驗凸顯了保存公共和私人檔案的重要性。檔案館已善用科技更好地保存不同媒介的歷史資料。」


研究員辜燕雲說:「以前當我需要提取一份文案來看的時候,我必須要找,找了把它的名字記錄下來,打進一個PDF文件再電郵。現在這個系統比較像購物系統,節省了非常多時間。」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副館長彭萊娣博士說:「這些數碼化後的檔案,比如說聲像檔案,我們就會把它放在一些比較新的平台,如新傳媒的網上平台播放,然後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過去50年來,已收藏超過500萬張照片、20萬份視聽錄像以及4萬多個私人記錄。國家檔案館接下來將舉辦更多導覽和講座,讓公眾進一步了解館藏的歷史意義以及檔案管理員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