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新加坡禁止食用口香糖,
我們在之前的里
也介紹過這背後的原因。

實際上,
從60年代開始,
還有許多東西都被禁止了,
他們再也不會出現在新加坡……
今天,
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
還有哪些東西被禁了!
01
花花公子雜誌

1960年初
新加坡開始了一輪「掃黃」行動
作為行動的一部分
售價2.1新幣的
《花花公子》雜誌
及其品牌下的
Playmate日曆
被定義為
「不受歡迎出版物」
正式被新加坡禁止

從此,
這本來自美國芝加哥的雜誌
再也沒有出現在新加坡的港口。
02
" 鑼 "
敲鑼
是早年間新加坡華人葬禮
必不可少的部分。

然而,
在50年代,
一些秘密社團
開始在新加坡華人群體中發展
導致華人群體
分裂成多個小團體。
隨著群體間的敵對意識越來越高
他們開始破壞彼此的葬禮
還在葬禮上胡亂敲鑼
製造噪引發騷亂。

於是,
在1960年左右,
新加坡警方正式禁止敲鑼。
03
Tikam Tikam
Tikam Tikam是馬來語
是一種小攤上的抽獎遊戲。
長這個樣子:

當年
只需要5分錢新幣
就可以選一張寫好數字的紙
紙的背後是你的獎品
獎品包括玩具、香菸,
有時還有現金!
就像刮刮樂一樣,
便宜又刺激!

那時候,
Tikam Tikam風靡新加坡。
學校、市場、劇場外,
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但因為其賭博成分
新加坡政府命令禁止了這一遊戲。
違規者會被罰款6000新幣
還可能被處以最多3年的有期徒刑。

儘管有禁令,
但直到八十年代,
它仍然很受新加坡人歡迎。
04
鞭炮

1970年
新加坡農曆新年期間,
鞭炮引發的火災
造成6人死亡,
70多人受傷。
這一事故引起了
新加坡政府的警惕,
並命令禁止在公共區域燃放鞭炮。

兩年後
兩名新加坡警察
試圖阻止一群男子在非指定地點放鞭炮
卻遭到男子襲擊。
此次事件直接導致
新加坡政府完全禁止燃放鞭炮。
05
雙節棍

在七十年代早期
受到李小龍電影的影響。
新加坡學習雙節棍的人越來越多。
還有許多雙節棍課程在報紙上做廣告。

但到了1972年,
雙節棍被認定為具有攻擊性的武器,
並在新加坡被禁止。
1975年,
一名23歲的男子
成為新加坡第一個
因持有雙節棍而被監禁的人。
06
霹靂舞
八十年代的烏節路上
你會看到一個個穿著喇叭褲
手持錄音機的時髦年輕人
熱愛霹靂舞的他們
走到哪
跳到哪
是當時的「潮人」典範。
他們長這樣~~~

這個群體經常成群結隊
在購物中心外面閒逛,
有時隊伍多大100人。
1984年6月,
新加坡一家唱片店
組織了一場霹靂舞表演,
吸引了多達3000名「潮人」聚集在一起,
警方隨即被調遣來疏散人群
以防事故發生。

一周後,
新加坡警方正式禁止
在公共場所聚眾跳霹靂舞。
不難發現
只要危害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
隨時可能被新加坡政府
明令禁止!

當然,
除此之外,
新加坡還有各種其他奇葩規定:
比如
自殺未遂者會被判刑或是罰款;
在公園睡覺會被罰款;
家裡開著窗,便不能裸體等等
……
更多精彩
且聽小編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