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訊)疫情雖無情,親情更無價;為了實現一家團聚的願望,移居新加坡的幼教老師經一番波折,順利接母親和兒子到新加坡生活,待後者完成隔離後共享天倫。
在新加坡華文語文學校執教的幼教老師沈芊宜(33歲,來自柔佛哥打丁宜),本月初正式成為新加坡公民。
她早前與丈夫購置房產後,原本安排母親和兒子在本月7日從柔佛新山入境新加坡,但行程因母親申請「我的跨境准證」(MyTravelPass)遲遲未獲批而耽誤,婆孫2人最終在上周五(21日)順利入境,開始隔離。
她說,其母親是大馬公民,但其兒子為新加坡公民,無需申請上述准證。

沈芊宜的母親(右圖右下起)和兒子順利抵達酒店,通過視訊通話和家人報平安。
沈芊宜接受《中國報》越洋訪問時透露,她在5月1日為母親申請上述准證,希望申請在9日前獲批,豈料當時有關係統故障,等待多時仍無進展,直到本月17日申請才獲批。
「有人建議嘗試闖關,但媽媽年紀大且孩子尚小,萬一闖關失敗,滯留關卡更讓我們擔心,一定要以安全且符合政府規定的辦法通關。
「我參考很多網民分享的入境經驗。」
沈芊宜指出,基於其丈夫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他曾向當局申請自行開車到新山,接送家人再入境新加坡;但申請被拒,且若這麼做,同行家人都需接受隔離21天。
據報導,新加坡在本月4日宣布,本月7日晚上11點59分起,所有到訪高風險國家或地區人士入境後需履行居家通知21天。
沒有在本月7日晚上11時59分前完成14天居家通知的人士,須再履行7天居家通知,以降低冠病傳染風險。
求助新馬兩國代議士
沈芊宜為母親申請的「我的跨境准證」許久未獲批,讓她一度煩惱如何接送母親和兒子入境新加坡。
她獲悉有網友向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ICA)提出申請,以安排轎車從新山關卡接送家人到兀蘭關卡後,向該局提出相同申請,但該局起初說沒有這種安排。
沈芊宜在等候母親「我的跨境准證」申請獲批之際,持續與大馬移民局和新馬兩國人民代議士求助。
她向新加坡當地議員反映家中情況,所幸選區團隊熱心幫忙,替她向ICA寫求情信,該局最終答應安排轎車接送母親和兒子。
「ICA後來回函,指該局可提供轎車到新山關卡接送媽媽和兒子,已是很大幫助,這樣我們不必擔心婆孫兩人過關卡過程遇到困難,我們很開心也很感恩。」
沈芊宜提及,雖然其母親和兒子在新山關卡等候ICA派出轎車接送的時間較長, 但過程仍相當順利,並獲該局官員友善對待。
允攜食材到酒店供烹煮
沈芊宜指出,她顧及母親和兒子一起隔離比較方便,向新加坡當局申請安排婆孫2人在家中居家隔離,但當局不批准。
「我聯繫移民與關卡局,負責居家隔離的部門說,他們會儘量安排媽媽和兒子到可以煮食,設備較齊全的酒店隔離;而該部門最後有做到,安排他們入住空間寬敞,備有廚房和洗衣機的酒店。」
她認為,其兒子即將滿2歲,希望當局安排兒童餐,但當局只提供白粥。
不過,她慶幸當局允許她將新鮮食材帶往酒店,供母親準備三餐。
沈芊宜說,其母親和兒子隔離期間一切安好,且他們一家人都維持緊密聯繫。
「他們需隔離21天,其中外國人入境新加坡前72小時,需接受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則不必。」
她透露,安排其母親和兒子移居的開銷,包括冠病檢測費及隔離費等已耗費逾1萬令吉。
她會在母親和兒子完成隔離後,接他們回家團圓,隨後安排兒子入讀託兒所,一家人在新加坡展開新生活。
「我們過後會替兒子舉辦迷你慶生會,彌補去年無法親自為他慶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