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榜格南 (Kampong Gelam) —— 歲月更迭下異域風情與本土文化的交織融合

2021年03月21日   •   2萬次閱讀

甘榜格南 (Kampong Gelam) 曾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城區之一,如今這片社區生機勃勃,悠久傳統與時尚生活方式相融合,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

在馬來語中,「kampong」 一詞意為 「鄉村」,而 「gelam」 通常指「格南樹」(長葉千層樹),這種樹在這一帶很常見,可用來造船、製藥,甚至當作食物調味料。

這片街區的歷史可追溯至新加坡殖民時期,當時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將這片區域劃為馬來人、阿拉伯人和武吉士人的聚居區。

受疫情影響,少了遊客的甘榜格南如此寧靜。滿街的異國料理、酒吧、潮店,滿牆的塗鴉壁畫,俗麗中透著落寞。門庭冷落卻未必洗盡鉛華,琳琅滿目的觀光氛圍,早已滲透了每一條街巷,揮之不去。

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的甘榜格南是毫不起眼的老舊街巷。1989年被劃為歷史保護區後,歷經多次修葺,展現獨特魅力。

近年來,隨著Instagram和小紅書等圖片分享社交軟體的興起,哈芝巷憑藉色彩鮮艷的塗鴉和五彩斑斕的建築外觀而成為遊客來到新加坡的必打卡熱門景點,夾道店面也妝點得日趨艷麗,人氣蔓延到周邊街道,帶旺了整個街區。

回想起往年這個時期的甘榜格南,齋戒月期間街上搭起市集,入夜以後燈火亮起,熱鬧滾滾,美食飄香。

記憶中甘榜格南熟悉的味道

沒有了遊客的日子,這條個性張揚的街巷突然沉靜了下來,更令人思忖著甘榜格南的本來面貌。避開了遊客密集的街巷,不看新潮小店,不吃異國料理,少了五光十色的干擾,甘榜格南又展現了另一種風情。

甘榜格南的過去與現在都瀰漫著異國情調,但它同時又是那麼本土,非常新加坡。早在旅遊業還不那麼發達的年代,甘榜格南就已經吸引著各方來客。 在世界各國美食還沒有覆蓋新加坡的年代,這一帶就以巴東咖喱飯聞名。蘇丹回教堂周邊的幾家老字號印尼菜飯,售賣的都是源自印度尼西亞巴里曼的正宗巴東口味Nasi Padang。

早期吸引前往朝聖的回教徒以及到這裡做生意的印尼商人,半個多世紀以來風雨不改,目前也許是開店以來第一次,沒有了人潮。

回教堂對面的印度回教餐館Zam Zam是百年老店,更是本地極少數創店百年仍在同一位置營業的餐館,提供原汁原味的肉餡煎餅、黃姜飯、咖喱魚頭。

還有巴格達街的無名拉茶店,毫不起眼的角落,店主以同樣姿勢沖泡出半世紀的印度拉茶與薑茶味道,成為街上遠近馳名的一道風景。

專賣福州美食的蕭鍾華,60多年來都在蘇丹門靠近美芝路的路段營業。舊址原本是在面向美芝路的角頭餐室,80年代租金高漲時遷入現址,如今市面上福州美食越來越難找到,店家卻一路走來堅持不斷。

老店隔壁又是另一番面貌,面向年輕族群的咖啡館,自烤咖啡豆還主辦咖啡品鑑、拉花藝術等活動與課程,店面側牆有大幅的壁畫,描繪咖啡的故事與老咖啡店風光。

甘榜格南熟悉的老式味道,還有惹蘭蘇丹與橋北路轉角的南華魚頭爐。生意好的日子,餐桌一直擺到戶外行人道上,空氣中炭味飄香,瀰漫著昔日在街邊露天用餐的老式氛圍。疫情期間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冷清的這個角落,無限唏噓。

舊時甘榜變遷

在新加坡長大的華人朋友或許常聽到老一輩會說去「jiao ah kuey」買這個那個,說的是方言街名,也就是「爪哇街」。

早期的遷徙到新加坡的福建人把阿拉街俗稱爪哇街,街上曾經住了很多爪哇人,售賣食物、鮮花、布料、草藥等。老一輩口中的爪哇街自然親切,完全沒有異國感覺。

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不再稱它為爪哇街,而是叫它Arab Street的英文名稱。那時候的阿拉街主要有藤具店、布店等,也售賣一些日常生活用品。70年代的新加坡已經有大型百貨公司,一些物品卻只能在老店裡找到。

參考歷史資料與地圖上甘榜格南,1824年柔佛蘇丹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約後,這片地段留給蘇丹的家族使用,蘇丹在這裡建造了王宮(今天的馬來文化中心),旁邊建造蘇丹回教堂。

所以甘榜格南不是一般的馬來甘榜,而是王室的甘榜。從地圖上看來,蘇丹門直通甘榜格南王宮,也是整個甘榜格南的中心。王宮後面是橋北路,幾條巷子的名稱都以水果為主,據稱可能曾經是王室果園的地段,當中的Jalan Kubor(墓園)則通往回教墳場。

墳場旁邊貼滿藍色牆磚的回教堂Malabar Muslim Jama'ath Mosque,是印度人的回教堂,也是新加坡唯一由南印度馬拉巴回教社區建造和管理的回教堂。橋北路的Zam Zam與其他清真認證的印度餐館,老闆都是來自南印度的馬拉巴回教徒。

甘榜格南來到橋北路這一帶,開始有更多印度人的色彩。阿拉街往維多利亞街、奎因街一帶走過去,還有一座露德聖母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Lourdes),也是新加坡第一座淡米爾天主教堂。

教堂對面是通往馬來西亞的車站,來這裡隨時搭乘下一班星柔快車或是170號巴士,上了武吉知馬路就可以直奔馬來西亞。

甘榜格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臍帶

甘榜格南與馬來西亞有歷史臍帶關係,另一端的黃金大廈,也是出發去馬來西亞的車站,正常的日子都能看到不同旅行社的大型巴士,在這裡進進出出,常年瀰漫一種遊子返鄉離家、行旅驛站的過客情懷。

黃金大廈周邊感覺已經不屬於甘榜格南,但也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唯一的回教建築是花蒂瑪回教堂(Masjid Hajjah Fatimah)。

這一帶早期是武吉士人生活的地區,花蒂瑪嫁給了武吉士王子繼承了財產與家業,捐出住所建造了這座回教堂。她的女兒Raja Siti嫁給阿拉伯望族亞塞高夫(Syed Mohamed Bin Ahmed Alsagolf),惹蘭蘇丹路上新加坡最古老的阿拉伯學校Madrasah Alsagoff Al-Arabiah,就是家族後代根據他的遺願而創辦。

黃金大廈外面的長途巴士,不只北上馬來西亞各地,一個晚上就可以直通泰南合艾。

黃金坊里迎面都是泰國風格的店鋪,泰文招牌下有旅行社、匯款店、手機店、髮廊等等,餐館裡售賣泰國特色餐飲,超市裡瀰漫著泰國香料與食材的獨特味道。

黃金劇院的今昔對比

黃金戲院見證過華語片最輝煌的年代,當年是中僑院線的主要戲院之一,放映不少中國電影。電影上映以前和散場之後,還可順道逛逛這裡的書店,挖到不少好書。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