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華國際學校有約1100名學生,其中12%來自中國大陸,10%來自韓國。圖為該校學生今年初領取國際中學會考(簡稱IB)成績。(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明年1月,人力部新推出的頂級專才准證將開放申請,這項新政策旨在吸引海外人才來到這裡發展事業,也無形中為本地社會做出貢獻。
實際上,新加坡不僅伸出雙手熱烈歡迎外國人才落戶,打從「人才」未踏出社會前,就已經積極吸引其中一部分前來獅城留學或深造。
目前,新加坡共有60多間國際學校,當中僅有三所學府屬於「本地品牌」。它們分別是英華國際學校(ACS International)、聖若瑟書院國際學校(St Joseph's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以及華中國際學校(Hwa Ch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以英華國際學校為例,學生人口約為1100人,當中半數是新加坡人。12%學生人口來自中國,占最大國際學生比例,但韓國學生比例正在後來居上。
英華國際學校旗下的韓國學生人數已從疫情頂峰時期的7%,略升至10%。
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韓國學生看上新加坡?他們在這裡上學的日子,如何適應遠離家鄉的生活,哪些事情又讓他們覺得難以習慣?
韓國家長不考慮英美,獅城以「安全」突圍

華中國際學校。(海峽時報)
亞洲家長在考慮讓小孩到哪個國家留學時,美國和英國一直是「熱門」選項。但近年來,對韓國家長而言,這兩國的排外政策令他們感到憂心與不安。
於是,新加坡「異軍突起」,贏得這些韓國家長另眼相看。不僅僅是因為同屬亞洲國家、離韓國不遠,也因為新加坡在家長眼裡很安全。
首爾留學中介「Singaro Yuhak」每年會協助約150名韓國學生來新念書,該機構主要的職責除了幫助國際學生籌備入學考試,也會提供私人補習課程,讓他們能更好地應付學業。
中介執行長Ray Kim告訴《海峽時報》,除了安全的環境,新加坡對外國學生也抱持較開放的態度,這裡也沒有對學生有害的影響,如種族歧視、槍擊案及毒品等。
升學與工作機會多

首爾留學中介「Singaro Yuhak」每年會協助約150名韓國學生來新念書,圖左為中介執行長Ray Kim。(Singaro Yuhak)
許多韓國學生也不單只是短期逗留,甚至日子久了,會開始萌生定居的念頭,繼續在新加坡奮鬥打拚。
兩年前,來自濟州島的Olivia Jung在父母的鼓勵下,來到新加坡入讀英華國際學校。
如今,18歲的她明年即將畢業,而她希望未來能待在新加坡,並認為這裡還有很多機會等著她。 她說:
「我要在新加坡展開成人生活,在本地大學念書以及在這裡找工作。我也想在新加坡體驗及探索更多事物。」

約兩成到四成的國際學生會選擇到國大等本地大學深造。(海峽時報)
和Olivia Jung一樣想在獅城落戶的韓國學生並不少。
中介代表Ray Kim透露,韓國學生過往傾向到美國或英國大學深造,但在五年前開始轉而爭取入讀新加坡國立大學。除了因為學費比較能負擔得起之外,也因為本地大學生的就業率高。
他還說,本地國際學校的學生當中,約兩成到四成會繼續在本地大學如國大等留學。在新加坡的數家跨國公司也為他們提供充裕的就業機會。
多元文化很加分,但韓國學生須時間適應
除了在數學和科學的卓越學術享譽全球,新加坡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社會,對韓國家長和學生來說,也是一大特色和賣點。
Ray Kim說,韓國家長喜歡英華國際學校「結合亞洲和西方的價值觀及視野。」

韓國家長喜歡本地國際學校「結合亞洲和西方的價值觀及視野。圖為英華國際學校在今年國慶日當天也慶祝「國際日」。(取自英華國際學校面簿)
在本地零售集團擔任區域總監的金泰勛(譯音),有兩名分別為17歲及15歲的孩子在英華國際學校念書。
他在2010年初來新時,讓兩名孩子入讀美國國際學校。但2018年再次回到新加坡時,就轉而為孩子報讀英華國際學校,原因是他更偏好有規律的亞洲學習環境。
「韓國家長想為孩子提供優質教育,助他們在現今越來越全球化的大環境中能有傑出表現。這意味著他們能與來自多元種族及文化的人們交流,也能以中英等外籍語言溝通。」
換言之,新加坡的學習環境,能讓國際學生了解如何與世界接軌,而來新留學的學生也會逐漸入鄉隨俗。
Olivia Jung說,她喜歡新加坡的美食,如椰漿飯和河粉,也會試圖為佳肴注入一些家鄉味。
「雞飯看似一道簡單的料理,但已成為我獲取慰藉的食物之一(comfort food)。我會加入烤海苔和泡菜,把它變得有點韓式風味。」 然而,不是所有韓國學生都能立即適應獅城生活。

大部分韓國學生具有明晰的民族認同,因此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融入本地學習環境。圖為英華國際學校學生的上課情景。(取自英華國際學校面簿)
英華國際學校招生辦公室代表Joseph Ng說,儘管在一個亞洲環境里生活,文化衝擊相對來說會減低,但大部分韓國學生具有明晰的民族認同,因此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融入學府的多元家族大熔爐。
中介監護人代表Michelle Ahn也透露,在寄宿學校生活的韓國學校,經常會投訴食物不合胃口,因為校內餐廳沒有提供他們熟悉的韓國餐。
「學生們想家是很正常的,嚴重時他們可能會翹課,成天留在宿舍打遊戲。我會向學校彙報,同時勸他們上學。我們也會留意他們的情況,每個月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確保一切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