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間不同勢力可能分化全球局勢,而新加坡作為多元移民的社會,能以多語言多文化的優勢,保持獨特的經濟和文化地位,成為融合全球不同文化的平台。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近日出席第14屆怡和軒華文書籍獎頒獎典禮時發表以上談話。
為了支持特選中學的雙語雙文化教育,怡和軒華文書籍獎為每所特選中學頒發一個優秀獎和兩個表揚獎,獎金分別是1000元新幣和500元新幣。
其中,優秀獎頒發給中四成績優異,而且華文成績考獲優等的學生,表揚獎則鼓勵在學業上,特別是華文科有進步,或參與推廣中華語言和文化的學生。
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學的龔奕真(17歲)是優秀獎得主之一,她平日用華語和家人溝通,在學校則用英語交流,雙語的成長環境讓她領會兩種語文的獨特魅力。
新加坡公教中學的陳鼎熹(17歲)因為參與推廣華文文化的活動而獲頒表揚獎,他對中華文化的熱忱來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和中國的古裝劇,他計劃用獎金來購買《天龍八部》。
兩人都認為掌握雙語雙文化不但讓他們感受到不同語言文化的魅力,也更了解時事與國際間局勢的發展。
未來想修讀政治學或法律的陳鼎熹說:「多語多文化能力對促進國際關係間的溝通和理解很重要,有利於提升外交優勢。」
陳振聲說:「如何在保持各自文化的同時,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來凝聚社會,是多元移民社會面臨的主要挑戰。因此,我國獨立以來堅持雙語政策,過程雖然艱辛,卻極具意義。」
他以此鼓勵得獎學生不以這次的成就為終點,而是繼續往多語多文化發展,協助推動新加坡在國際局勢可能趨向分化時,仍能保持獨特的經濟和文化地位,成為融合不同文化的平台。
陳振聲也感謝新加坡華文團體為推動雙語雙文化而努力不懈。
本屆書籍獎頒獎典禮是怡和軒自疫情以來首次舉辦大型實體活動。
怡和軒俱樂部主席胡財輝也宣布以個人名義,為怡和軒華文書籍獎基金捐出10萬元新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