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賺錢卻不一定富裕? 新加坡部分高收入者其實「外強中乾」

2023年02月17日   •   7182次閱讀

本地部分高收入人士因過度揮霍而陷入財務困境。圖非當事人。(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車豪宅、鋪張奢華的美食和暢遊國外的愜意美景,難免令人稱羨。

但在部分高收入人士表面光鮮亮麗的背後,可能是隱藏的財務危機。

數項調查顯示,新加坡有部分高收入者,其實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原因在於:

「懂得開源,卻不知如何節流。」

換言之,這群人賺錢本事不賴,進帳收入多,但卻稱不上「有錢」,甚至處於負債狀態,只因為他們不善理財。

根據華僑銀行去年11月公布的2022年財務健康指數(Financial Wellness Index)調查,本地有47%受訪者表示沒有足以支撐六個月的緊急金流。

同時,也有五分之二的新加坡人在償還房屋貸款方面面臨困難。

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調查還發現,月入過萬新元者,更容易陷入財務困境。

根據該項調查,在月收入超過1萬新元的本地受訪者當中,38%背負著無抵押債務(unsecured debt,例如信用卡、個人信貸等,不包含房貸)。

相較之下,收入4000新元以下者當中,只有26%有無抵押債務,較收入過萬者少了12個百分點。

此外,在背負無抵押債務的收入過萬者當中,有43%只能支付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度,同樣高於其他較低收入級別,如4000新元以下的31%、4000新元至5999新元的32%和6000新元至9999新元的32%。

高收入者在償還卡債部分,更有可能比其他收入較低者面臨困難。(路透社)

造成有錢人「沒錢」的原因,基本上可歸為以下兩大因素:

一、揮霍無度

若花錢如流水,即俗稱的「左手進,右手出」,再多的錢也不夠花。

高收入者仗著每月的高額收入,往往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有能力揮霍,但一旦金流中斷,或經濟情況有變,便有可能陷入麻煩。

例如,有人在過去低利率時期買下能力範圍以外的房地產,結果在近一年來的加息循環中,不幸「燒到手指」。

在冠病疫情高峰期間,本地也曾一度出現私宅屋主三餐不繼,被迫向食物銀行等公益團體求助的現象。

這些平日生活光鮮亮麗的求助者,普遍上處於空有產業,卻沒有現錢的窘境。

他們原本收入不錯,卻因擁有多個房地產、汽車或商業投資而負債過重。一旦失去每月的高收入,例如失去工作或生意慘澹,即陷入財務困境。

攀比心態也是部分高收入者入不敷出的元兇。

在所謂上流階級的圈子中,社交媒體上往往可能充斥著朋友在某某國家旅遊,或是拿著名牌包包、吃著頂級牛排的打卡照。

根據華僑銀行去年11月公布的2022年財務健康指數(Financial Wellness Index)調查報告,本地有22%的受訪者表示,即使沒有足夠的錢,他們也被迫在旅遊或其他非必需品上花大錢。這麼做,卻只是為了能和同儕並駕齊驅。

根據大華銀行去年9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新加坡有66%受訪者對財務狀況感到擔憂,較本區域平均的55%高出10個百分點。

聯昌國際銀行(CIMB)經濟師宋誠煥直言,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新加坡人在本區域收入最高。

「他們賺得多,花得多,自然也擔心得更多。」

「賺得多,花得多」,基本上就概括了本地部分高收入者表面風光,口袋光光的一半原因。

高收入者在生活品味方面的要求,若超出其能力範圍,便有可能形成入不敷出的情況。(商業時報)

二、會賺錢不一定會理財

至於另一半,則與財務識讀能力(Financial literacy)有關。

會賺錢,不意味著會理財。 全球網絡指數機構(GWI)亞太區高級副總裁科莉(Aditi Kohli)指出,儘管大多數新加坡人認為自己具備財務識讀能力,但事實上只有26%國人具備進階的財務識讀能力,其餘36%和38%,分別處於業餘及菜鳥等級。

《海峽時報》分析,與一般印象相悖,許多高收入人士在理財這一塊,不盡然比其他收入者高明多少,原因是他們幾乎將大多數時間都投資在事業的發展上。

這導致他們在理財方式方面,只能採取相對保守的方式,或購買自己未必全然了解,收益率看似不錯實則風險重重的金融商品。

甚至在金融騙局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即使是教授、科學家、律師和醫生這類高知識分子,也可能墜入金融騙局。原因同樣是因為在這些在個別領域擁有優秀能力的專業人士,財務識讀能力可能相對有限。

專業人士也有可能淪為金融騙局的受害者。(海峽時報)

無論如何,看到這裡,「賺得少,花得少」的普通收入一族似乎也沒什麼好慶幸的。

畢竟高收入者存不了錢,只要在節流方面下功夫,少些奢侈花費,生活品質稍微調降一下,都還有轉圜餘地。

但普通收入者,卻是在生活中如履薄冰,錢都得花在刀口上,否則分分鐘在開源和節流都可能面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啊!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