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蝶王約瑟林(7月29日)無法游入100米蝶泳半決賽,結束本屆奧運征途。(海峽時報)
作者 劉星宇
東京奧運會在疫情籠罩下進行得如火如荼。
競技運動自古以來有人歡喜有人愁,就算你的實力最高,但如果比賽當下沒能如常發揮,也會上演滑鐵盧。更何況,也不能排除天才小將的橫空出世,扮演黑馬屠龍手,一鳴驚人。
所謂台上三分鐘,台下三年功,大家在奧運比賽看到運動員上陣的那一刻,其實背後付出了不少汗水。作為第三者的觀眾往往只看到比賽的那一瞬間,而忽略了運動員為了這個競技付出了多少的心力。

運動員在落敗後肯定無比的失望,就算滿意自己當下的表現,也很難掩蓋無法繼續前進,為國爭光的失落。結果還要面對國人的冷言冷語,就實在讓人心酸了。
馬來西亞羽毛球混雙組合陳炳橓和吳柳瑩連輸兩場小組賽,提前被淘汰出局後,竟然有不少馬國網民對此感到不滿,陸續到兩人社交媒體和各媒體平台謾罵。

馬來西亞羽毛球混雙組合陳炳橓(右)和吳柳瑩。(路透社)
中國大陸男子射箭隊在男子團體賽中不敵台灣隊後,當中一名叫林良文的中國大陸選手竟遭中國部分網民數落,被指多次拿到7分和8分,更被罵「死胖子」、「人丑活差」。
台灣網球女子雙打——詹詠然/詹皓晴爆冷出局的消息曝光後,立刻引起許多酸民在網絡論壇上紛紛表示:
「實力就是一輪游,連我阿嬤都知道要派謝淑薇才能贏」、「她們是我最不希望能有好成績的選手」、「正常發揮,奧運唯一沒想支持的選手」、「今天東奧看到最爽的比賽」、」只有她家輸是大家的期望」。

台灣網球女雙「詹家姐妹」——詹詠然/詹皓晴首戰對戰羅馬尼亞組合,意外爆冷出局。(詹詠然 Latisha Chan面簿)
相對來說,上屆奧運為新加坡贏得歷來首枚金牌的約瑟林,他在尋求衛冕的100米蝶泳預賽沒能游出佳績,本地網民可說是非常溫和。最常說的較「負面」留言,是要約瑟林趕快回來當兵、要多喝Milo和多吃漢堡等。
其實,運動員訓練多時,就是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勝利,就算無法奪牌,也要拿出實力去挑戰自己,驗收自己一直以來苦苦訓練的成果。就像這次的奧運,選手苦苦訓練5年,背後付出的艱辛和汗水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而到了賽場,除了體能,最大的挑戰更是來自心理層面。你多年來日以繼夜的訓練就為了這一遭,如果無法正常發揮,過往的努力就化為烏有了,壓力之大難以想像。
這也是為何美國體操女皇西蒙妮·拜爾斯接連退出了體操團體賽和個人全能賽,她坦承自己身體無恙,只是心理健康狀況出了問題。

美國體操女皇西蒙妮·拜爾斯(Simone Biles)。(法新社)
此外,運動員還有年齡的局限,體能隨著年齡而下滑,勢必得趁年輕氣壯之際拿出巔峰表現,加上江山代有人才出,分分鐘這就是你唯一一次的奧運上陣機會。
所以,看官們別只看到比賽的表現,也得想想運動員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就算是天賦異稟,也得有後天栽培。一些國家在某些運動項目就有很完善且有系統的訓練體系,也是為何能壟斷比賽的緣故。
請不要只看重賽果,請注意運動員在場上的拼搏精神,看他們為了比賽全力以赴的樣子,看他們展現的體育競技精神。
就算沒有奪得獎牌,但也請珍惜他們付出的一切,別因此而抹殺了他們所付出的努力。

於夢雨(右)(7月29日)在半決賽中左大腿拉傷,必須現場接受治療,但她堅持完成比賽。(海峽時報)
最重要的是,用說的誰不會?「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步步歇」,選手們能取得奧運資格已經是一種肯定,能站上奧運舞台更是了不起的成就。挑剔批評選手們的表現,那何不就由你來代表出賽,看看你有多厲害?
不過話說回來,有些運動員缺乏拼勁,或者無心戀戰,或者明顯看出準備功夫不足,浪費了天賦和搶牌的機會,實在讓人扼腕。
或者有人會說,這些運動員辜負了國家的栽培,讓國人失望。但其實他更對不起的恐怕是他自己,運動生涯的巔峰時刻一旦錯失,就很難重來了。
失敗乃成功之母,運動員輸了並不是世界末日,要如何更強勁地歸來才是更重要之事。
而在剛結束賽事的當兒,不管輸贏,大家都請為奮戰的運動員鼓掌,期許他們日後能有更好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