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篇文章突然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來源:新浪財經
該文章的觀點是:
新加坡現在是全球最搶手的「淘金地」之一,很多人趨之若鶩。
但這個國家不適合中產,也不適合夢想成為中產的年輕人。
這激起了部分國內小夥伴的好奇。
有人來問椰子,新加坡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是不是文章所描述的那樣?
今天咱們就來討論討論~
「新加坡已經不再適合中產」
是怎麼一回事?
《新加坡已經不再適合中產》一文,認為新加坡不再適合中產生活的原因,有以下7點(部分引號內容為引述原文):
1、新加坡是有錢人去的國家
近兩年全球資本不斷湧入新加坡,玩的都是高端產業:區塊鏈、家族辦公室、亞太區域總部、富豪排著隊掃樓買豪宅。
「資本與人才的不斷湧入,讓這裡(指新加坡)的生活成本陡然上升,普通人的生活變難了。」

圖源:traveltomtom
2、新加坡生活成本全線漲價
新加坡「越來越擁擠」,各方面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本地人都感覺生活用品、伙食開支更大,更別提外國人。
其中漲得最厲害的是住宿開支,租金上揚。
跟國內相比,新加坡外賣更貴,下館子更貴。據該文採訪對象,到新加坡餐廳吃頓飯收17%服務費。
「普通人的生活變難了」。

圖源:dreamstime
3、新加坡跟中國生活習慣不一樣
很多人在中國習慣電子支付,出門只要帶手機。但新加坡電子支付普及度沒有國內高,出門還要帶現金。
「這裡的物價和beijing差不多,除了單位不一樣。」
「一走出國門,就處處感到不便。」
4、外國人在新加坡生活需合法身份,多數人身份跟工作綁定
外國人想要在新加坡生活,需要合法有效的身份憑證,即各種各樣的准證。
外籍親屬可以申請家屬准證,外籍學生可以申請留學准證。而外籍工作者就申請工作準證,由公司申請,新加坡人力部審核發放。
反過來理解,工作準證到期/撤回,外國人就失去在新生活的合法憑證。
多數外國人屬於第三種,在新加坡憑工作準證生活。

圖源:coffee break story
而新加坡工作準證的申請門檻,一年比一年高。
新加坡的就業工作準證持有人,「每月薪資不得低於5000新幣(約25650人民幣)」。
「那些帶著高學歷與技術到新加坡的外國人,必須成為「人中龍鳳」,才能留在當地工作。」
5、條件一般的外國人,申請新加坡永久居留身份(PR)耗時長且困難
因身份跟工作綁定,想要擺脫隨時被開除就沒法留在新加坡的身份危機,符合條件的人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
不過「在新加坡申請PR門檻不高,但整個審核過程就如黑箱,外面的人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真正夠到那個標準。」

6、條件一般外國人,在新加坡難進國際大企,職業發展有限
「很難在谷歌、Meta這樣的國際大公司謀得一階半職。」
7、在新加坡有私家車就算有錢人
「在新加坡,只有11%的人擁有私家車,擁有一輛汽車的成本極其昂貴,最便宜的車型,每月的開銷也在2000新幣(約10260人民幣)以上。 私家車的擁有權,超過了物理上的含義,成為個人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象徵。」
綜上7點原因,該文認為新加坡不適合中產,也不適合夢想成為中產的年輕人。
不過對於新加坡小夥伴來說,該文描述畫面部分真實,但並非新加坡全景。
不止是有錢人的天堂
真實的新加坡,還包括這些
新加坡歡迎有錢人,但並不是一味「討好」有錢人。
事實上,新加坡有很多親民的地方,不止是政策,還有全島硬體設施都能體現。
咱們一一來看下~

圖源:AWS
1、住房:年輕人買得起房
老年人有專屬組屋 新加坡的組屋實現了很多本地人的住房自由。一是有穩定工作收入及身份就買得起,負擔得了每月房貸。 不僅如此,符合條件的人還能以「白菜價」買到市中心好房。
二是為了照顧到年老人群的需求,新加坡對應推出了「老年版組屋」。
① 新加坡推出了9000多套新組屋,價格最低24.8萬起(適合中產購買)
近期,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推出新一批預購組屋,數量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共9655個單位。
以四房式組屋單位價格為例,1套4房式組屋價格從24.8萬到72.5萬新元不等。

圖源:新明日報
此外,在新加坡繁華地段建造的「黃金組屋」,也即將推出新的二房式。
99年屋契的二房式黃金組屋價格,預計在20.6萬到31.4萬新元之間。此舉堪稱白菜價買好房。
② 而新加坡的組屋不僅僅是便利收入一般人群,還照顧到中老年人。
比如這次女皇鎮項目共有996個預購單位,其中就有245個屬於社區關愛組屋單位。
新加坡的社區關愛組屋,是專門為年滿65歲的年長人士推出的住宅+看護模式住房。↓

含以下基礎服務配套:
①安排護理跟支援服務;②簡單家居維修服務;③社區交流活動;④基本健康檢查;⑤24小時應急服務;⑥房卡 這類組屋15年屋契售賣價為5.5萬新元起跳,35年屋契價格從8.8萬起跳。
2、新加坡高收入群體要交更多稅
對低收入人群補貼 新加坡將從2024估稅年起,調高個人所得稅,主要針對高收入群體。
徵稅收入超過50萬元到100萬元(新幣)的部分,將被徵稅23%; 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從22%上漲到24%。只影響新加坡收入最高的1.2%的納稅人。

圖源:Oracle
投資產業在內的非自住房產,所須繳交的房地產稅將從目前的10%到20%,上調到12%到36%。對於自住房,年值最高的7%的高檔自住房產的稅將從4%到16%,調高到6%到32%。
政府將對公開市場價值超過8萬新元的車輛徵收多達220%的附加註冊費,買豪車更貴。
3、新加坡當局多次出手緩解通脹 補貼老百姓對抗物價上漲
新加坡金管局從去年開始就多次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幣升值,以緩衝全球通脹帶來的物價上漲衝擊。
據昨天公布的數據,新加坡 10 月主要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 5.1%,略低於預期,這是8個月來首次下降。
新加坡10月總體通脹率為 6.7%,低於9月份的7.5%。
通脹放緩,也代表著新加坡的物價留有喘息空間。
事實上,除了宏觀經濟手段,新加坡在過去兩年常發補貼。

今年也是加大力度補貼老百姓,比如發放現金補助、消費補助、水電費補助等等。
新加坡的補貼有著住房越小補貼越多,收入越低補貼越多的特點。
4、新加坡多次出台房產降溫措施
房價上漲,租金上漲,新加坡當局也並非坐視不理。
從去年年底開始,新加坡先後兩次出手給房市降溫。
最近一次是在今年9月30日起,組屋和私宅買家可借貸的最高房貸款額將減少,從私宅轉向轉售組屋的買家在脫售私宅後,得等15個月才能購買轉售組屋。

圖源:99.co
5、PR人數獲批人數上漲
生娃還有錢拿
根據新加坡官方統計的數據,從2021年六月到今年六月的這段時間裡,新加坡統計人口達到了563萬7000人。
不管居民和非居民人口,在過去一年都經歷了一波漲幅。

其中,新加坡公民人口略微上漲了1.6%,達到355萬人以上。
而新加坡PR人口則大漲6.3%,達到近52萬人!
相較於《2021年人口簡報》統計的數據,增加了18萬人左右,同比增長3.4%!
與此同時,新加坡鼓勵本地公民家庭(至少其中一方為公民)生娃↓

6、新加坡全島設施親民
對於殘疾人、盲人來說,獨自搭乘地鐵沒有任何問題,升降電梯、盲道 、列車上的相關設施一應俱全。


全島隨處可見的免費遊樂設施,讓小孩開心健康成長。

新加坡對弱勢群體關心,也體現在每一個公民身上。
公交車司機會幫助推殘疾人上車,一車人即使趕時間,也會安安靜靜等待。

說到出行,最近新加坡又有一項好成績。
據最新研究,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系統全球位列第四。
但新加坡並沒有滿足於此,新加坡打算到2040年建成便捷、四通八達、快捷的交通運輸體系。
到 2030 年,大約十分之八的家庭將居住在距地鐵站 10 分鐘步行路程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