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中國官宣調整部分防疫措施後,已經有人在朋友圈和群聊里公開了身邊人或是自己中招的信息!

為了讓自己更有準備,中國人開始紛紛出動,一些人開始排隊買藥,給家裡提前備好以防萬一。囤藥成為了中國不少人的這兩天的主流「活動」。

圖源:央廣網
為了打消民眾的擔憂,同時減少群聚染疫的風險,這些天中國官方一直在「降溫」。
幾天前,中國衛健委還特別發出聲明,表示民眾沒有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

來源:中國日報網
在全民囤藥的當下,有不少網友另闢蹊徑,開始囤積黃桃罐頭!
在不少人眼裡,黃桃罐頭儼然成為了中國一些地區,當下最時興的「防疫新藥」......
他們「迷信」瘋搶黃桃罐頭中
官媒發文呼籲「科學防疫」
說起來,這幾天中國一些地區出現了瘋搶黃桃罐頭的現象,從線下蔓延到了線上。
翻看各大藥房的網店,黃桃罐頭往往都已經售罄。

在中國的北方,特別是東北一帶的人民,因為平時就有感冒吃黃桃的傳統,這下更是對黃桃罐頭愛不釋手了......

據中國媒體報道,單單是北京,黃桃罐頭從12月7日起開始就成為了爆款,到12月9日時的銷量比平時更是猛漲了60%!
就連前不久剛剛透露自己已經成為「小陽人」的張蘭,也在直播中直接吃上了黃桃罐頭。
中國一些地區的人民對於黃桃的喜愛,從這些地方可見一斑。

而在一些人的朋友圈裡,黃桃罐頭儼然也成了這幾天最熱的詞彙。

小紅書上也是有一堆人分享自己囤積的黃桃罐頭,文字間似乎滿滿的都是驕傲~

甚至還有人在微博發出呼籲,表示既然黃桃罐頭如此暢銷,乾脆直接將它納入醫保得了!

在微博上,「黃桃罐頭為啥惹人愛」這個話題標籤還一度衝上了熱搜榜。
短短几天,可以說「黃桃罐頭」成功出圈,成為中國網絡上最熱門的食物!
不過,「黃桃罐頭」的大火,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特別是專家的擔憂,擔心公眾被「誤導」。
於是,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在今天早上發布了一份澄清清單,其中「黃桃罐頭」赫然在列。

圖源:人民日報
根據官媒的說法,黃桃罐頭雖然可以補充能量、提振食慾,對於感染新冠的病人有一定好處。
但黃桃罐頭本身並無法緩解新冠症狀,要是貿貿然使用,可能還會對身體有危害!
因此,中國官方呼籲大家別忙著囤。想要找回昔日的情懷可以,想靠著黃桃罐頭治病不太現實。

圖片來自網絡
與此同時,某黃桃罐頭品牌也發文做出緊急澄清:
最近,因為特殊時期,我們看到有些地方的寶子們開始囤積生活物品,很多寶子們選擇囤積了黃桃罐頭。漸漸的,出現了很多將黃桃罐頭作為藥的帖子,我們甚至收到了「你家的黃桃罐頭能治病嗎?」這樣的私信,不免讓我們有些擔憂,雖然很多是在調侃,但仍擔心不明真相的寶子們會被誤導。黃桃罐頭本身沒有任何藥效作用,理性囤貨,不要盲目跟從。

不過,似乎這些人也不是真的將黃桃罐頭當成了包治新冠的「靈丹妙藥」,只是在玩個梗罷了。
部分網友也表示吃的是一種情懷,和能不能治病無關~

還有部分網友戲稱製作黃桃罐頭的商家「根本不懂」!他們稱在某種情況下,黃桃罐頭確實能幫助得病後虛弱的人們儘早恢復精神,更快地抵禦病毒的侵擾。

當然,很多人囤黃桃罐頭其實也根本沒有指望它能夠幫上太多人,只是希望藉由諧音來達成內心美好的願望罷了。
本身桃這種水果就飽含著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認為桃枝能驅邪,桃亦能寓意「健康長壽」(壽桃)。
因「桃」與「逃」同音,因此民間也有吃桃「逃過一劫」的說法。再加上黃桃作為一種水果本就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像維生素C、番茄黃素、膳食纖維等等,確實能增加不少營養......
「桃治百病」、「罐到病除」,黃桃罐頭在一些人心中成為他們神一般的存在,也是相當可以理解的。

不過,萬一真的得了新冠,還是不能單單迷信和依靠黃桃罐頭,而是得根據症狀對症下藥,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才是。
不僅害怕感染新冠,不少人也對染疫後出現的新冠後遺症有些擔憂。
對此,中國知名衛生專家鍾南山做出了相應回應,消除人們對於後遺症的恐懼。
鍾南山:得了新冠沒有後遺症
新加坡這些人怎麼樣了?
12月9日,央視對鍾南山、李蘭娟等中國知名衛生專家進行了一次採訪。
在回應採訪者的提問時,鍾南山回答了有關新冠後遺症的說法,認為目前這個用詞存在不準確之處。
他認為,新冠後遺症更多是一種主觀感受,而並不是真的是種病。

圖源:見水印
他指出,目前醫學上對於後遺症一詞有著明確定義,專指疾病造成的損害終身存在。
而針對新冠而言,鍾南山坦言自己並未看到這類現象。
「一些新冠產生的症狀會慢慢消失,我們不叫它後遺症。我目前還沒看到特別明顯的對器官引起長期功能不全的案例。」鍾南山如是說道。


圖源:央視新聞
接著,他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像是很多人經歷過的焦慮、抑鬱、失眠,乃至記憶力出現退化的「腦霧」症狀,都會逐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好轉甚至消失。
而鍾南山沒說的例如脫髮、思維障礙等等常見「新冠後遺症」,似乎也不是長期會伴隨人類一生的病症,而是因為焦慮、抑鬱等原因而造成的二次結果。
總而言之,只要調整心情,或許一切「後遺症」都會慢慢緩解和自愈。



圖源:央視新聞
在另一場媒體見面會上,鍾南山也對新冠後遺症做出了解釋。他指出,相當多的後遺症,實際上是由於感染後精神心理的壓力過大影響造成的,比如由於家庭負擔、社會負擔、鄰居、孩子等各方面因素。
對此,鍾南山表示這些變化是隨著時間的偏移會改善的,和疾病原來的嚴重程度有關係。因此,把後遺症說的這麼大,這麼危險,這麼絕對,這樣的概念是不對的......

來源:見上圖
鍾南山的這一番言論,似乎正與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在不久前宣稱的一項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來源: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
在接受本地媒體《聯合早報》的採訪時,國家傳染病中心新加坡傳染病臨床醫學研究網絡主任巴納比·楊副教授表示:
目前新加坡大部分出現新冠長期後遺症的患者症狀都具自限性,也就是無需特定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好轉。
